環球在線消息:7月15日的“八國集團峰會”(G8峰會)一天天臨近了,而主辦國俄羅斯和美國之間日漸緊張的關系卻沒有出現緩和跡象。6月27日,俄總統普京表示,希望美國給予俄羅斯“公平和尊重”,并對以“最后通牒”方式解決伊朗問題表示了反對。
***再次“敲打”切尼
據《衛報》報道,在27日的俄駐外交使節會議上,普京表示:“某些人總是透過歷史偏見的棱鏡看我們,然后就把俄羅斯的強大看成了不斷增長的威脅。”他又進一步“縮小目標”說道,這些人總是對“俄羅斯重燃新帝國野心”或“進行能源敲詐”之類的指責津津樂道。
這句話的矛頭顯然是指向美國副總統切尼5月4日在立陶宛維爾紐斯會議上的發言——指責俄羅斯壓制國內民主,動用能源工具敲詐鄰國。在西方記者看來,這是美國政府迄今為止對俄羅斯發出的最嚴厲指責,一些觀察家甚至把切尼的這番言論與英國已故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1946年發表的“鐵幕演說”相提并論,認為切尼再次挑起“冷戰”。
這番炮轟激起了俄羅斯的極大不滿,普京后來在5月10日的國情咨文中使用了“狼同志”來影射美國:“狼同志知道要吃誰,他不分青紅皂白地吃,很明顯他不會聽任何人的話!贝蟾攀怯X得還不夠解氣,普京這次忍不住又將切尼諷刺了一把。
***“最后通牒”將適得其反
普京在這次會議上還表示,俄羅斯“不打算加入任何形式的最后通牒,那樣只會把伊朗核問題推向死路,打擊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
普京說:“我相信對話而非孤立才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正道。在防止核擴散方面,我們認為通過政治外交手段、以國際法為基礎通過協商和妥協來解決問題是有效的。”
美國及歐洲一直指責伊朗利用民用核設施秘密發展武器,而伊朗的核項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從俄羅斯購買的核燃料。自從俄伊兩國在2005年2月簽署核燃料協議后,西方各國就出現了要求布什、布萊爾等人抵制在俄羅斯舉辦“八國峰會”的聲音。今年4月,美國要求世界各國停止向伊朗出口武器,迫使其放棄鈾濃縮計劃,但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在5月26日表示,俄羅斯將履行與伊朗簽訂的合同,向伊朗出售29套“托爾-M1”型防空導彈系統。
但是,西方世界的壓力也讓俄羅斯有些瞻前顧后、裹足不前。6月27日,伊朗副外長邁赫迪·薩法里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抱怨說,由于俄羅斯方面的人事變動,雙方共同建設的伊朗首個布什爾核電站進展緩慢,一再耽擱,核燃料也未開始輸送。但薩法里還是表示,他對工程在2006年底前完工充滿信心。他還透露伊朗希望與俄羅斯再簽訂另外兩個核電站的建設合同。(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