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聯合國安理會7月31日通過了關于伊朗核問題的最新決議案,要求其在8月31日之前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和后處理的活動,并呼吁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合作。伊朗隨即拒絕了聯合國的決議,聲稱這一行動將不會達成任何有建設性的結果。就此問題,我們連線采訪了外交學院中東問題專家宮少朋教授。
IAEA權威性必須得到維護
記者:宮教授您好,就這份安理會的決議案,你是如何研判的?
宮少朋:由于伊朗未能在7月15日就六國核問題方案作出及時回應,美、俄、中、英、法、德六國外長才決定將伊朗核問題重新提交安理會,督促伊朗暫時中止鈾濃縮,緩和問題的嚴重程度,重新回到談判的正常軌道上來。
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只有卡塔爾1票反對。一方面,14票贊成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伊朗鈾濃縮的一致立場;另一方面,卡塔爾盡管投了反對票,但是它僅僅反對在伊朗核問題上設定時間限制,并不反對安理會決議案的內容。
中國政府這次投了贊成票,主要的出發點在于希望緩和當前伊核問題局勢,致力于保全和維護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權威性,希望伊朗能主動抓住這一個月的機遇。
美國新中東政策存在先天缺陷
記者:在目前黎以-巴以沖突仍未停止,基地恐怖活動依然猖獗的背景下,伊朗核問題解決的空間究竟還有多大?國際社會還能在此問題上投入多大精力?
宮少朋:目前整個中東局勢的確相當復雜,但是根本上還在各方的控制范圍之內。如果各方能夠抓緊時間,加大談判和斡旋力度的話,這些問題還是有希望在短期內得到解決的。
記者:美國極力推崇的新中東政策連續遇到恐怖主義、巴以-黎以沖突和伊朗核問題的挑戰。請問美國是否會總體上改變政策,來解決眼下這些難題?你認同中東地區已經出現一個伊朗什葉派為核心的反美集團這種觀點嗎?
宮少朋:美國的中東政策一直宣揚美式民主,試圖在中東地區建立起民主、世俗化的親美陣營。可以講,美國的中東政策一開始就存在缺陷,也遭到有關各方的質疑。從時間上來看,短期內不會出現重大調整。
另外,我不認為中東地區已經出現了伊朗什葉派為核心的反美集團。雖然像伊朗、伊拉克、沙特、巴林這些國家的什葉派穆斯林占絕大多數,但目前這僅僅是美國長期以來的一種擔心,要真正形成這種勢力還尚不具備足夠條件。
黎以-伊核問題有差異性
記者:目前黎以沖突逐漸和伊朗核問題交織起來,解決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美國是否會放大一起來解決?有專家認為,美國解決黎以問題最終目的是為制約伊朗掃清障礙,您是否認同這種說法?
宮少朋:目前關于黎以和伊朗關系的分析很多,美國也早已發現二者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聯系。但是黎以問題和伊核問題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性。至于如何解決,現在各方還都在相互摸索和試探底線,如何解決一時也很難說清楚。(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