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年,美國發生了不少可以冠之以“門”的丑聞,而此類事件在美國以“反恐”為名義發動伊戰后更呈現出了井噴的態勢。戰爭的殘酷使人們不自覺地消化了諸多在和平時期難以接受的事件,而重重“門”內的隱藏的真相令戰爭的殘酷愈發真切。
特工門:
2003年7月14日,美國專欄作家羅伯特·諾瓦克在報紙上抖出“美國前駐伊拉克大使威爾遜的夫人普拉姆是中情局秘密特工”一事,由此揭開了歷時三年多的“特工門”事件的序幕。美國司法部從2003年9月底開始對此展開調查,這一過程好似一部懸疑連續劇,精彩紛呈,高潮迭起,泄密嫌疑人直指布什、切尼的核心智囊團,甚至直接涉及切尼本人,而布什也兩次接受了質詢。威爾遜稱,他曾批評布什在2003年國情咨文講話中使用的“伊拉克試圖從尼日爾購買鈾”的情報不真實,因此招致了打擊報復。目前包括切尼在內的十多名白宮官員受到了起訴,事件將如何收尾令人期待。
·虐囚門
2004年4月,美國媒體首次報道了2003年發生在阿布格萊布監獄的虐囚行為,國際社會一片嘩然。此后關于虐囚丑聞的消息鋪天蓋地,各種細節和內幕不斷曝光。美國軍方發言人表示,迄今為止,美國仍進行著大約600多宗“虐囚”調查。其中,已有267名士兵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懲罰。
黑獄門
“黑獄門”在2005年11月2日由美《華盛頓郵報》首先披露。報道稱,中情局自9·11后以反恐為名,大肆在海外設立秘密監獄,關押和審訊“基地”重要嫌疑犯。此事一經曝光即招來對美國政府違反他國法律和基本人權的指責。今年9月6日,布什首次承認中情局“黑獄”的存在,但仍強調這是反恐戰爭中極為重要的手段。
·竊聽門
《紐約時報》2005年12月首先揭露“竊聽門”事件。報道稱,在9·11事件發生后幾個月,布什秘密授權國家安全局在未經法庭許可的情況下,在美國境內監聽國際長途電話和監控電子郵件,以收集恐怖活動的證據。這一事件曝光后,在美國國內掀起軒然大波,引發了關于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矛盾的大討論。麻煩不斷的布什又背上了“違法總統”的嫌疑。
·濫殺門
2006年3月,駐伊美軍爆出“濫殺門”。調查顯示,2005年11月19日,美國海軍第三軍第一陸戰隊的一支補給車隊在伊西部哈迪塞村肆意殺害了24名手無寸鐵的平民,其中包括婦女和數名1至14歲的兒童。事發后,他們還向上級隱瞞真相,聲稱在圍剿“反美武裝人員”。人權組織稱,這是一場“蓄意屠殺”,性質比虐囚事件還要惡劣。
·奸殺門
2006年6月底,軍方宣布5名駐伊美軍士兵正在接受調查,他們涉嫌在今年3月12日晚在巴格達南部的馬哈茂迪耶強奸1名伊拉克少女,并在她家中將她和另外3人殺死,其中包括1名兒童,此后他們還把這名少女焚尸。被以強奸和謀殺罪起訴的美軍士兵史蒂文·格林曾宣稱,在伊拉克殺人就像“碾死一只螞蟻”。
(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