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特約評論員文章:“911事件”爆發迄今5年過去了。這5年時國際局勢動蕩起伏的5年,也是國際反恐的主力軍----美國從戰略到政策都出現了戲劇性變更的5年。當2001年“911事件”剛爆發的時候,美國總統布什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世界被改變了”,并隨即拋出了“不站在美國一邊、就是站在美國敵人一邊”著名的“鮑威爾主義”。但今天,鮑威爾已然離任,當年抗慷慨激昂的布什總統正在為今天美國究竟變得安全、還是不安全的國內辯論在苦苦掙扎。“911事件”后的5年,真的是怎一個“愁”字了得。
“911事件”5周年:撲朔迷離的國際反恐局勢
“911事件”是一場悲劇。這場悲劇的主角不僅是當時在紐約世貿大樓坍塌時倒下的2973名無辜的人士,也不僅是5年來依然心有余悸的美國人,這場悲劇更大范圍的主角是國際社會。當劫機撞向世貿大樓和華盛頓五角大樓的16名恐怖分子用這樣一種方式表達他們的仇恨與報復時,國際關系中的暴力沖突、價值對立從來沒有象這一刻那樣變得如此血腥與野蠻。因為被劫持的飛機上的乘客是無辜的生命,因為世貿大樓是和平商業與繁榮的象征!坝帽┝ν{和摧毀人類和平與文明的生活方式,”這就成了恐怖主義的經典定義。不管在什么地方、采取什么手段、針對什么樣的對象,只要是用暴力去威脅和摧毀人類和平與文明的生活,這就是恐怖勢力,其思想和目標不管基于什么樣的動機,都是恐怖主義。
人類的歷史上從來就不匱乏暴力,人類的未來可以肯定的也不會缺乏暴力,以至于人類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曾斷言,“暴力是歷史前進的助產婆”。然而,即便是在難以避免的情況下暴力的行使也必須遵循基本的法則,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例如,戰爭狀態下應該履行人道主義戰爭法,國家間的軍事沖突如果傷害無辜的平民應該受到唾棄和懲罰,應該通過談判和平解決一切爭端!911事件”所展示的恐怖主義的本質恰恰是恐怖襲擊的暴力行使,蔑視和踐踏一切人類文明法則,以無辜人類的生命去交換自己狹隘的私利。在所有人類必須反對的暴力行徑中,恐怖主義暴力襲擊,與種族滅絕等行為一起,必須成為人類無法容忍、與必須鏟除的對象。
恐怖主義并不起源于“911”,但“911”卻前所未有地喚起了世界對恐怖主義進行斗爭的決心和勇氣。從2001年9月以來,聯合國已經通過了25項涉及反恐問題的國際公約、協定和聲明。2005年9月第61屆聯合國特別峰會期間,聯合國大會開始醞釀和起草《國際反恐公約》。2006年9月8日,聯合國大會在“911事件”5周年的前夕又通過了《全球反恐戰略》,以協調和加強聯合國各個成員國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的努力。這是聯合國192個成員國第一次就打擊恐怖主義的全球戰略達成一致意見。該戰略第一次明確申明,恐怖主義是國際和平與安全面臨的最為嚴重的威脅之一,因此要“堅決和鮮明地強烈譴責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當天發表聲明,強調該戰略的通過是聯合國大會向全世界發出的強烈信息,即無論是誰從事恐怖活動,也無論恐怖活動的原因是什么,恐怖主義都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911事件”之后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在經過5年的反恐斗爭之后,國際恐怖主義勢力究竟是削弱了、還是依然頑固的問題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爭議。2002年的巴厘島爆炸案、2003年的西班牙馬德里爆炸案、2004年的俄羅斯北奧梯斯人質案、2005年的英國倫敦連環爆炸案以及2006年8月在英國查出的恐怖分子妄圖利用液體炸彈襲擊飛往北美航班的事件,一樁樁都是如此的觸目驚心。即便是在最近,一系列的恐怖襲擊事件依然頻頻發生。8月31日晚,俄羅斯前幾天墮機疑云還在,莫斯科市區一地鐵站附近又發生自殺性爆炸,造成10名平民喪生。9月1日上午,非法武裝分子襲擊了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的一所學校。除兩人被打死之外,9人受傷,近兩百名師生被扣為人質。僅僅在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已經有上百名俄羅斯人在恐怖襲擊中死亡。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憤怒地表示,這是恐怖組織在對俄羅斯宣戰,俄政府將動用一切力量打贏這場看不到對手、也沒有明確戰線的特殊戰爭。
與此同時,伊拉克境內的各種暴力沖突不僅難以平息,在各大城市的公共場合,針對無辜平民、警察與政府官員的炸彈襲擊事件更是層出不窮。據國際非政府機構統計,2006年以來在各種炸彈、綁架和暗殺襲擊下死亡的伊拉克平民和警察已超過4萬人。伊拉克目前正在進行的宗派沖突以及反對美國等國際部隊而進行的叛亂行動,正在使這個國家成為世界上恐怖主義最猖獗的地區。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已經宣布伊拉克實行特別戒嚴法,首都巴格達甚至不準私人汽車通行以防止汽車炸彈襲擊。伊拉克的暴力事件主要發生在伊拉克的兩大派別之間,一個是在薩達姆時代被壓制、但現在成為了伊拉克重建中翻了身、并成為權力最大擁有者的什葉派,一個是在薩達姆時代掌權、但現在卻徹底成為少數派的遜尼派。美國國防部2006年9月1日公布的伊拉克治安形勢報告悲觀地認為,伊拉克國內的主要沖突已經從駐伊美軍和伊政府同各種武裝組織之間的斗爭轉變為了不同宗派之間的流血搏殺,而且這這種暴力沖突還有不斷激化的趨勢。
面對著恐怖主義威脅依然嚴重的歐洲,看一看流血每天都在殘酷發生的中東,再瞧一瞧正在遭受恐怖分子折磨的俄羅斯,回過頭來不要忘了阿富汗。今天,那里的局勢正在變得更加脆弱和動蕩。阿富汗的卡爾扎伊政府是只控制了首都喀布爾和周邊地區的政府。在阿富汗的南方,塔利班勢力正在從2002年年初在阿富汗戰爭中被打敗和打散的狀態中重新“聚合”起來,并開始對北約主導的國際安全部隊發動軍事攻擊。2002-2004年,阿富汗發生的自殺性爆炸只有5起,但2005年增加到了17起,2006年8月底就已經發生了20起,每起攻擊行動死傷的人數達到了11人。雖然國際安全部隊和阿富汗政府軍2006年5月開始在阿南部和中部的4個省份江西功能了代號為“山地挺進”的清剿行動,發動了340多次空襲,空襲次數是阿富汗戰爭時的兩倍,但“塔利班”力量的發展似乎并沒有停止的跡象。9月5日,訪問阿富汗的北約司令霍克表示,北約必須對阿富汗增兵才能有可能穩定局勢。他甚至生氣地表示,全世界都感覺到了阿富汗安全計劃的失敗。
“911事件”后的5年,國際社會對全球反恐的疑慮和不安從來沒有停止過。是的,車臣匪首沙哈耶夫被打死了,伊拉克的基地組織老三扎卡維殉命了。在以色列的定點攻擊下,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的兩任領袖---從亞辛到蘭蒂斯都被炸死了。但今天的以巴流血還在繼續,今天俄羅斯境內的車臣恐怖勢力依然猖獗,印尼的“伊斯蘭教士團”領袖被囚禁了,但還在高喊美國是最大恐怖主義。本拉登究竟身在何處,這是一個謎?而基地“老二”扎瓦赫里的錄象就象幽靈一樣,仍在聲嘶力竭地號召對西方的攻擊。聯合國為組織全球反恐一再努力,但至今無法通過能對“恐怖主義”有一致定義的國際反恐公約。國際反恐在“911事件”5周年的折射下,依然任重道遠。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朱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