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阿羅約的全名叫“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在菲律賓,當馬卡帕加爾與阿羅約這兩個名字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這個人很可能非同一般。因為馬卡帕加爾是菲律賓共和國第5任總統,而阿羅約家族是菲律賓的大富之家,可想而知,政治名門與大富之家的結合就像兩棵茁壯的樹種嫁接在一起,自然會產生出奇花異果。阿羅約便是給這兩個家族帶來巨大榮耀的那朵奇葩。
阿羅約生于1947年4月5日,是她父親、前總統迪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和續弦妻子艾娃·馬薩拉埃格的唯一女兒。阿羅約的長相隨母親。她母親是醫生,家里也是坐擁萬頃良田的大地主。
有人說阿羅約是“含著銀匙出生的”,因為她的父親是前總統;然而,也有窮人沖她喊:“洗衣婦”,提醒她不要忘本,因為她的祖母是個窮苦的洗衣婦。這樣的出身使她不僅懂得上層社會的想法,也懂得窮人在國家中的地位。
阿羅約的父親出身貧苦,靠著刻苦用功,勤工儉學讀完了大學,在全國律師資格考試中力拔頭籌,而后從政。他先在家鄉邦板牙省競選國會議員,并連任兩屆。擔任議員期間,他非常勤奮,提出了許多深受老百姓喜愛的議案,被評為“十大杰出議員”和“十大最受歡迎律師”,為他在1957年競選副總統和1961年競選總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是菲律賓唯一窮人出身的總統,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因此被人們稱作“普通人的冠軍”。
阿羅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希洛·馬卡帕加爾-薩爾加多,是他父親同前妻普麗塔·德·拉·羅莎所生。普麗塔27歲時死于肺結核。當時希洛尚年幼。親戚們怕傷害她幼小的心靈,騙她說媽媽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去了,還會回來的。因此,當父親續弦,迎娶繼母艾娃·馬薩拉埃格進門的時候,年僅7歲的希洛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希洛更無法接受繼母的嚴格管束和對同父異母弟妹的寵愛。從很小的時候起,阿羅約與希洛之間就有深深的感情裂痕。
兩姐妹之間唯一相通的地方就是她們對父親的熱愛。在父親的影響下,兩姐妹先后從政,但不幸的是,她們選擇了不同的政治黨派,成了政治上的對立者。這種對立在1998年大選的時候最為激烈。當時希洛被埃斯特拉達的黨派選定為邦班牙省副省長候選人,而阿羅約正要同埃斯特拉達派的候選人競選副總統。當時希洛與阿羅約和繼母艾娃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張。直到艾娃去世之前,即將離開人世之際,希洛與艾娃才終于拋棄了所有的間隙。希洛請求病榻上的艾娃原諒她所有的過錯,虛弱的艾娃說:“我也一樣”。希洛在她2000年初出版的題為《耶穌基督:昨天、今天和永遠》的自傳作品中說:“回首往事,我后悔我們彼此本該更加寬容和關愛。生命是如此短暫,我們不應把它浪費在彼此傷害、仇恨和憤怒上?!?/p>
希洛后來放棄了從政,轉而從事一些民間團體和宗教團體的活動。她在自傳中詳細地講述了她的成長過程和家庭經歷,并寫道:“我的感情傷口已經愈合,我不愿它重新撕裂”。她花了20多年時間,虔誠地頌讀《圣經》,修身養性,終于獲得了心靈上的寧靜,也與阿羅約捐棄前嫌,達成和解。
阿羅約從小就是姐姐悲劇生活的旁觀者,所以盡管她得到了父母的大部分寵愛,卻與一般嬌生慣養的千金不同,她更加懂得珍惜自己得到的一切。
阿羅約的母親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女兒身上,對阿羅約要求非常嚴格。阿羅約也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總是保持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時,她曾代表所有畢業生講話,大學畢業時名列優等生前茅,在美國華盛頓的喬治敦大學攻讀國際金融時也是績優生。但她沒有讀完外交課程就回國結婚生子?;楹?,阿羅約繼續深造,先后獲得阿特尼奧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和菲律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后在阿桑普申大學執教。
阿羅約從小就與眾不同。她生活在姐姐的嫉恨之中,也生活在父母的嚴格要求與高度期望之中,性格有些孤僻。學生時期的阿羅約生活很單調,沒有什么朋友,也不參加年輕人的派對,除了讀書,還是讀書,是個“書呆子”。這在菲律賓古往今來的“第一千金”中實在太罕見了。
阿羅約14歲那年,她的父親宣誓就任總統,全家搬進了總統府馬拉卡南宮,在那里住了4年。阿羅約從此認識了什么叫權力,也了解了什么是一個總統對人民應盡的義務。阿羅約對那段時光很懷念,她就任總統后,讓人找出許多當年總統府的家具和裝飾品,按照父母那時的樣子擺設起來。
1986年阿基諾夫人上臺執政后,邀請阿羅約進入貿易和工業部任職,這時阿羅約已屆不惑之年。阿基諾夫人是推翻馬科斯統治上臺的,而阿羅約的父親馬卡帕加爾是被馬科斯從總統寶座上替換下來的,是馬科斯政權的嚴厲批評者之一,也是阿基諾政權的堅定支持者。阿基諾夫人上臺后與馬卡帕加爾一直保持著友好關系。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