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由于美國依然是伊拉克事務的絕對主導,聯合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作用隨時存在被美國利用的可能。這四年以來,聯合國并沒有像國際社會普遍期望的那樣,肩負起伊拉克重建的主導作用,它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盡管聯合國一直試圖在伊拉克事務中有所作為。
2003年8月19日,聯合國駐伊拉克特別問題代表德梅洛和其他22名工作人員在巴格達遭汽車炸彈襲擊身亡后,聯合國機構從伊拉克撤走了外國工作人員。
2007年1月20日,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呂貝爾斯說,他希望該機構能夠在今后半年內逐漸接手伊拉克難民事務,但他同時表示,只有在伊拉克真正實現自治后,聯合國難民署才會重設駐伊機構。
呂貝爾斯說,聯合國難民署希望重返伊拉克,這個國家應該"有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政府和由伊拉克人擔任的部長。"他強調:"我們不會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的工具。"
尋求在伊戰后重建中發揮積極作用也是聯合國的一個目標,這既符合伊拉克人民的利益,也是國際社會對聯合國的普遍期待。盡管各方都表示愿意聯合國發揮作用,但聯合國究竟何時才能全面重返伊拉克?聯合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這些目前仍是未知數。
首先,美國并不真正愿意把伊拉克事務的主導權交給聯合國,只是希望聯合國為其收拾戰爭殘局、掃清有關障礙。同時,聯合國也不會甘當美國的工具,為美國的利益開路。
其次,安全原因成為阻礙聯合國全面重返伊拉克的一個重要因素。
此外,如果美國允許聯合國擴大在伊拉克事務中的發言權,那么一些并不支持美國立場的國家將可能相應地尋求在伊拉克問題上施加更大的影響,這也是美國所不愿看到的。
美國目前既需要聯合國發揮一定的作用,又要對聯合國的作用加以限制。從根本上說,美國仍要掌控在伊拉克問題上的最終決策權。因此,聯合國全面介入伊拉克事務不會一帆風順。
(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