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4月9日,伊拉克市民在美軍的幫助下,把位于巴格達市中心的一座薩達姆大型雕像拉倒
作為國內知名的戰地記者,新華社駐巴格達首席記者聶曉陽曾在耶路撒冷和巴格達工作近3年,是近年來中國唯一連續長期在這兩大危亂地區工作的記者。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一些美國人說,他們把民主、自由和平等帶給伊拉克,為什么伊拉克人還這么恨他們呢?費盧杰鞭尸事件也使得人們重新審視美國人通過占領所帶來的這些現代價值觀念。但是,事實真相是伊拉克人不想要或者不配要民主、自由和平等呢,還是美國所帶來的根本就不是真貨色?
我的一位伊拉克同事說,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和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在戰后安全局勢幾乎一模一樣,但是現在巴格達依然是暴力之都,而巴士拉的局勢就要平靜得多。為什么?因為目前駐扎在巴士拉的英國軍人和美國軍人行事方式很不一樣。英國軍人和當地人發生沖突,在當地人投擲燃燒彈燒傷十多名英軍士兵的情況下,他們也保持克制,不隨便開槍。但是美軍就完全不同,他們只要看到可疑跡象就扣動扳機,婚禮人群、新聞記者和3歲的小孩都受到美軍誤殺,這是真正的民主嗎?這樣的“民主”,能不激起民眾的反抗嗎?
他說,如果英國人也像美國人那樣把所有人都當作潛在的敵人,他們所面臨的局勢很可能會更糟,因為南方的巴士拉和巴格達西部的費盧杰一樣,也是部族觀念非常濃厚的地區。當地部族的族長無論命令人們干什么事情,都有很多人積極響應。如果不是誠心誠意地和這些部族族長交朋友,根本無法維持秩序。但是,美國人最缺乏的就是克制,“他們的霸權意識太濃”,口頭上天天講民主平等,其實骨子里根本就沒有把伊拉克人和自己平等看待過。
美國人很少檢討自己,“錯都是別人的錯,安全局勢混亂全是因為恐怖分子的存在,而美國人永遠是正確和正義的化身”。但是,這可能嗎?——我的同事反問。
但也有一位同事提出不同看法。這位同事認為,巴士拉目前暫時的平靜并不是因為英國人知道怎么對當地人好,而是因為當地人口占多數的什葉派穆斯林精神領袖西斯塔尼要求人們保持克制。如果什葉派領袖發出不同的號召,那么暫時的平靜將隨時可能被爆發的暴力所打破。目前,伊拉克境內的反美武裝抵抗主要發生在遜尼派集中的區域。如果什葉派的要求不能得到滿足,如果美國在對待什葉派問題上稍有差池,在人口、武裝和組織性方面都比遜尼派更有優勢的什葉派隨時有加入抵抗的可能。如果這樣,“美國和伊拉克人真正的災難就開始了”。
但是無論如何,對伊拉克人來說,如果你把他們當朋友來對待,那么他們也將把你當作最好的朋友。相反,如果你不能平等對待他們,把他們當敵人,或者嘴上說是朋友但行動上仍把他們當作嫌疑犯,那么你將成為所有人的敵人。這一點在我幾個月的巴格達生活中,已經有了深刻的體會。(聶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