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崛起的里程碑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7年元旦到來,歐盟雙喜臨門。1月1日起,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同時,斯洛文尼亞成為第十三個使用歐元的國家。這是歐盟發展歷程中的大事,然而相比之下,以下這則消息的意義可能更為重大。
歐洲中央銀行2006年12月28日宣布,當月全球流通中的歐元現鈔總值首次超過了美元現鈔總值。自2002年1月1日現金投入流通以來,歐元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正英姿勃發地迎來自己五周年誕辰。
歐元越來越受青睞是市場選擇的結果。2002年以來,歐元區經濟有加速增長的勢頭,相應地,市場對歐元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歐元兌美元匯率總體穩步上升,國際投資者對它的信心大大增強。而1991年通過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對歐元區成員國的通貨膨脹率、利率、財政赤字等都做了明確規定,從而為歐元的穩定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證。有這些基本面做支撐,歐元就成為國際貨幣市場上美元最有潛力的替代者。
作為一種超國家貨幣,歐元的成長與歐洲一體化進程息息相關。歐元區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是客觀現實。在一個由眾多主權國家組成的聯盟中推行統一的貨幣和統一的貨幣政策,目前仍面臨諸多困難。有沒有足夠的智慧解決歐元區經濟發展與政策協調中存在的問題,將從根本上決定歐元的長遠前景。
從市場層面上看,歐元的走勢和國際貨幣地位的進一步提高還取決于歐洲貨幣聯盟的廣度和深度的推進。歐洲金融市場效率、流動性的提高及市場深度的拓展是增強歐元資產在國際上吸引力的關鍵。目前,歐洲金融市場的分割局面依然較為嚴重,而且市場上尚未出現足夠大的以歐元計價的“資產池”。此外,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英國仍游離在歐元區之外。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歐元在國際上能量的釋放。
眾所周知,一個經濟體貨幣的國際地位是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該經濟體綜合實力的延伸。美國正是憑借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基礎貨幣的地位為其內外雙逆差提供融資的。歐元走強并沖擊美元的霸主地位,預示著國際貨幣體系正在悄然發生一場變革。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歐元將與美元一道成為國際貨幣大家庭的“兩駕馬車”,而其他國際貨幣則充當“小伙伴”的角色。
歐元流通總值首超美元,這是歐元崛起路上的一個里程碑,有利于國際貨幣體系的多元化,有利于全球貿易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進一步整合,其影響是深遠的。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