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特稿:今年3月25日是象征歐洲聯盟誕生的《羅馬條約》簽署50周年紀念日。歐盟各成員國大使3月22日上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即將于25日在全中國范圍內舉行的“祝歐盟生日快樂”活動,并就中歐關系和歐盟憲法等問題回答了現場記者的提問。
***慶祝活動五彩繽紛
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德國大使史丹澤首先介紹了慶祝活動。為與中國朋友一起歡慶歐盟成立50周年,歐盟各成員國的大使館和領事館、商會以及40多家來自歐盟的企業決定,3月25日前后,消費者在宜家、施華洛世奇、家樂福和迪亞等商店購買商品不僅可以享受到極為優惠的價格,還可能在商店里遇到歐盟成員國駐華大使和總領事們,與他們交談并合影留念。麥德龍、敦豪和樂購等多家分店以及奧地利航空、法國航空、荷蘭航空、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還為顧客準備了明信片和小禮品。諾富特、雅高、凱賓斯基、索菲特、瑞士酒店以及一些餐館還會為顧客提供優惠套餐,讓大家品嘗歐洲的美食。遍布中國29個省的800多家店面將舉辦歐盟生日聚會。
***歐盟成功的秘訣
歐盟駐華大使賽日·安博在發布會上說:“歐盟50年來取得了很多成果,最重要的是和平。”他介紹說,50年來,歐盟(1995年前稱歐共體)從最初的6個成員國發展到如今的27個成員國,人口5億,擁有高教育水平、基礎設施完善、健康保障、環境保護成績突出,社會保障水平高、貧富國之間團結和睦的地區聯盟。
賽日·安博還與大家分享了歐盟建設取得成功的秘訣。“首先,我們的國家、政府、公民有共同的價值觀,即注重和平、民主、自由、團結、繁榮等;其次,以貿易為經濟驅動。像生產法拉利一樣,我們選擇最好的發動機,這個發動機就是貿易……貿易就是文明,文明始于貿易。貿易不僅推動經濟的增長,而且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最后,歐盟從來就不是一個城堡,始終對世界是開放的,歐盟一直致力于加強同各國之間的友好關系,努力為建設和平穩定的國際秩序和多邊機制做貢獻。”
當有記者問亞洲是否可以學習歐洲一體化的成功經驗、重復這個模式時,塞日·安博表示,歐盟對亞洲各國之間加強聯系表示贊同和支持。亞洲各國還需要在文化、貿易和技術等方面加強交流和聯系。但是他表示,亞洲和歐洲的情況不一樣。
***中國是個奇跡
賽日·安博還對中國的發展表示稱贊,“中國是個奇跡,無論經濟發展還是社會方面都創造了奇跡,希望新時期的歐盟也能如此。”
他說,歐盟與中國在很多領域都積極開展合作,包括環保、社會和經濟改革、司法等方面。在科技方面,中歐擁有幾百個科研合作項目,例如衛星導航項目“伽利略計劃”以及和平利用核能源方面的合作研究計劃。此外,目前有10萬中國學生在歐盟國家求學,去年歐盟接待了150萬中國游客。
賽日·安博還說,“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所以和我們的中國朋友一起慶祝這特殊的時刻是再合適不過了。”他表示,中歐關系正在向著令人滿意的方向發展,在中國代表吉祥的金豬年慶祝歐盟50歲生日非常有意義,這是積極的信號和好的象征。
***歐盟憲法難產:公民需要休息
對于歐盟憲法難產的問題,塞日·安博幽默地將歐盟憲法的誕生比作是額外的20公里長跑。他說:“歐盟能夠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局面,我們的歐盟公民努力地做了很多事情,他們現在累了,需要休息。如果你在剛跑完40公里馬拉松后,又有人問你:‘先生,你愿意再跑20公里嗎?’你會作何感想?” 他對未來憲法的順利通過表示仍然樂觀,“因為歐盟打下的良好基礎能夠保證將來有好的發展。”此外,他表示,歐盟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適應全球化和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比如能源和環境問題。但總體來說,歐盟成功了,因為歐洲人口增加,GDP增長,歐元沒有貶值,社會保障體系運行良好。
(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