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布什第二次競選為例。有數字表明,在1990年7月,媒體對經濟問題的關注率在13%左右,位居預算赤字(21%)和毒品犯罪問題(19%)之后;在8月,海灣危機與經濟問題開始并駕齊驅(15%),但仍略低于預算赤字(20%)和毒品犯罪問題(17%);只是到了海灣戰爭臨近時,海灣危機才上升為首要問題,超過了經濟問題和犯罪問題,并在1991年2月達到高峰(40%)。而在海灣戰爭勝利后,海灣問題的受關注程度迅速降到5%以下,而經濟問題和毒品犯罪等社會問題又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并最終導致了老布什的連選失敗。
事后,有學者說,這些充分反映了美國人的現實主義作風。其實,一個普通人最關心的當然是與自己的生計密切相關的事情,比如工作是否穩定、薪水會不會降低、自己與家人的安全能否保障、孩子的成長環境等。與之對比,那些遠在天涯的事情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盡管在政客和媒體的嘴里它們是如何如何重要,如何如何與每一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
從過去幾個月的情況看,美國國內民意的變化以及國會山控制權的轉移,已經在事實上烘熱了美國的國內議題。
即便是在伊拉克問題上圍繞著撤軍議案展開的較量,也突顯了民主黨人以及相當一些媒體的立場:希望聯邦政府從過多的尤其是那些“不值當”的對外投入中騰出身子,轉身關心一下社會保障、經濟發展、移民、住房、教育、暴力犯罪等一系列國內問題。而這一切,勢必會對布什政府的對外政策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作者:張國慶 中國社科院國際問題專家)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問題專家袁鵬在接受中國日報網站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美國槍擊案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美國槍支管理問題。
袁鵬先生說,槍支管理問題一直是美國大選重要的政治議題,民主黨和共和黨在該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共和黨主張槍支自由,只要是18歲以上的美國公民,不需登記,就可以購買槍支,而民主黨認為只有20歲以上的美國公民才可以購買槍支,而且要求購買人進行嚴格登記,而共和黨人認為這違背了美國憲法的精神。
所以,袁鵬先生指出,在2008年美國大選的問題上,內政議題的關注度有所增強,對國內穩定的關注有所上升。此次槍擊案發生之前,很多專家認為伊拉克問題是大選的核心問題,現在看來,該問題的關注或許會有所減弱。(
曉棠整理)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