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谷,慶典儀式旁邊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我對火炬在曼谷極其順利的傳遞充滿感激之情 —— 它讓我周日能夠在吉隆坡抽出時間來,到雙子塔下給家人買了些東西。自從我們的環球之旅開始以來,這還是我頭一次出門購物。
據泰國警方介紹,在曼谷傳遞日當天迎接圣火到來的群眾有約三十萬。所有人都心情愉悅,傳遞過程中小小干擾幾乎不值一提。大家都被東南亞的烈日烤得大汗淋漓,但也都樂在其中。泰國的傳遞與前兩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上周三,我們榮幸地見證了歷史性的場面:巴基斯坦的兩位最高領導人共舉奧運火炬長達兩分多鐘,并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第二天,我又看到印度體育傳奇米哈辛面帶微笑地進行傳遞后,把火炬交到中國駐印度大使張炎手中,并輕拍其后背,連表祝福的動人場面。
那些對這兩站傳遞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士應當意識到,奧運火炬傳遞的首要職責是什么:保護火炬手的安全和圣火的尊嚴。
盡管有一定程度的安保顧慮,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組織方和參與者都輕松地完成了他們的職責。
即使是在傳遞路線不得不在最后一刻做出調整的舊金山站,情況也是一樣。正如該市市長蓋溫·紐森所說的那樣:“奧運火炬最終充滿尊嚴地穿越了這座城市,而且這是在沒有損害任何人權益的情況下圓滿完成的?!?span>
確實,這些安保措施均非完美。一個完美的火炬傳遞應該是這樣的:歡呼的人群充斥著大街小巷,但每個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奧林匹克和平與尊重的信息在媒體上隨處可見;甚至是那些意圖不軌的人也前來歡迎圣火的到來。換句話說,差不多和馬斯喀特和曼谷的傳遞那樣。
但是,當必須做出妥協的時候,所有努力的出發點都應該是保衛奧運火炬傳遞的基本元素:圣火和火炬手。究竟是先保護奧運圣火及其神圣信息的傳播者的安全,還是使二者陷于屈辱、甚至人身攻擊的困境之中,這根本就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
如果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接力在另一種情景下進行,那么,兩國的火炬手也就完全無法以如此放松的心情來進行傳遞了。
而且,由于空前的全球融合和通訊科技的飛速發展,各傳遞城市嚴密安保所遺留的空白都被廣泛而深入的媒體報道填補上了。這些報道使那些無法親臨現場的當地觀眾得到了親眼目睹奧運圣火的機會,也使全世界人民都親眼見證了火炬的成功傳遞。
俗話說,百密總有一疏。但俗話還說,有志者事竟成。畢竟這是奧運會,是全世界各族人民摒棄所有矛盾,相會一處,歡慶我們共享價值的時候。
(作者:曲瑩璞 中國日報副總編輯 北京奧運火炬接力新聞發言人 英文原文刊登在4月21日《中國日報》 胡亦南、王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