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可檢測“三聚氰胺”的食品檢測機構名錄》,其中廣州有兩家機構,廣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個人可以自己攜帶奶粉或液態奶樣品前來檢測,收費600元。而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不管是采用何種辦法檢測,均統一收取每個樣品1000元的檢測費。
(10月5日《北京青年報》)
600元、1000元的檢測費,能買多少(盒)瓶牛奶、多少袋奶粉?那些個外來務工者,一個月的工資又能拿多少?如果想檢測好幾個,豈不是得把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收入都扔在檢測費上?個人送檢,如果產品檢測出了三聚氰胺,消費者能向生產廠家、有關部門要求“報銷”幾百、幾千元的檢測費嗎?
這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追問出了公民維權成本、維權門檻之高。因為根據現行《消法》第49條“退一賠一” 的規定,你如果自己把一盒3元錢的牛奶拿到質檢機構送檢,檢不出三聚氰胺,檢測費你花得有點“冤枉”,而更窩心的是,即使檢測出了三聚氰胺,你的維權成果也是:退貨,加上價值3元的“賠一”,成百上千的檢測費,沒人給你埋單,你得自己掏腰包。
其實,這樣的維權困境,在三鹿事件上就已暴露無遺。5月,有網友在天涯社區發帖,反映女兒食用了三鹿奶粉后,出現了結石病癥。這名網友還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但是消協說,需要通過規定的程序抽樣送檢,如果產品沒有問題,上萬元的檢測費全部由他個人承擔。他不愿承擔如此之高的鑒定費用,就向三鹿廠方索要檢驗報告。但是廠家一直沒有答復。他只能通過在網上發帖求助媒體幫助。三鹿奶粉代理商獲知消息后,給了他4箱奶粉作為補償,收回了問題奶粉。
有不少人認為,只要那位網友再前進一步,就能阻止災難的發生,就能成為英雄。可是,高昂的檢測費關上了公民維權之門,卻打開了災難的魔盒!
在這個公民社會,盡管你的維權意識很強,盡管你對生產偽劣商品的企業嫉惡如仇,但誰都不能超脫出生活現實。因此我在琢磨,誰會花一個月的工資甚至是更多的錢去檢測三聚氰胺?這幾乎是一場維權的賭博,即使你的賠率可能是100%!
該對這些落后的公民維權制度做徹底手術了。國家有關部門的抽檢是重要的環節,公民對產品質量的質疑和較真,更是對企業的愛護和監督、對自身權益的張揚和重視。產品檢測機構應放低門檻,產品檢測應盡快回歸公益的本質,而一旦產品被檢測出不合格或有質量問題,檢測費用必須由企業負擔,并由相關的執行渠道來保證,或者以企業先行交納質量保證金的形式來解決資金問題。而那些財政富裕的地方,不妨試行免費檢測制度,把納稅人的錢用在維護公民權益的刀刃上。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吳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