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匯率操縱國。但中國的決策者并未公開威脅要將這一事實公之于世。因為他們認識到,在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期間,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沖突會波及到所有的國家。自從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后,美元成為了國際貿易中的通用貨幣。當時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約占世界的60%,這保證了美元可以以35美元兌一盎司黃金的匯率自由兌換黃金。1972年,美國對華建交,差不多同時,尼克松總統宣布美國正式放棄美元價格釘住黃金市場價的承諾。據一位中國專家計算,當時美國發行的美元已是其黃金儲備的5800%。中國決策者深知歷屆美國政府連續操控匯率以及壟斷美元發行,意在使美國政府可以為本國單方面地創造數十年的巨大貿易、投資優勢及經濟增長。這致使整個世界都以犧牲其他國家利益為代價來操控自身貨幣價值。
在最近的第二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之前,奧巴馬總統在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中表示,美國需要就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作出決定,并號稱其政府將更加強硬地要求中國迅速提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以試圖幫助美國復蘇經濟并增加美國出口。奧巴馬的這份聲明完全出乎中國之預料,這在中方看來是完全無法接受的。造成損害中國核心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的糾紛,而又認為不會由此導致中國決策者縮小支持美國核心經濟與國家安全利益的合作范圍。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身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威脅將在匯率問題上與中國公然叫板便是這一錯誤觀念的例證。
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隨后在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之外就人民幣幣值問題展開討論。在最近一次的年度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美國財政部部長蓋特納聲稱是否重新調整人民幣幣值是“中國的選擇”。至少美國政府的行政部門采取了尊重的態度,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對中國挑剔侮慢。財政部部長蓋特納當時稱:“中國幾年前就曾實施使匯率浮動性更強的政策。此舉措雖在金融危機中中斷,但恢復此項政策是合乎其利益的。我對此很有信心。”奧巴馬總統的新聞秘書隨后聲明:“內閣會繼續向中國施壓,直至中國以更市場化的方式去衡量其幣值。這是我們目前認為最好的方式,而且你們也都看到了:一周以來的報道顯示中國已開始妥協并其自身也意識到這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日本曾經同意美國對其重新衡量幣值的要求。而其結果是災難性的,時至今日日本仍在努力從其影響中恢復。美國要求中國迅速升值人民幣,這對中國、美國和其他所有國家都會造成損害。
2008年9月16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與財政部部長鮑爾森出人意料地向世界宣布,如果政府不介入挽救無償還能力的美國全球性銀行、保險公司與汽車制造商,美國國家金融系統會面臨崩潰。這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期。8620億美元的緊急財政援助的批準徹底變革了美國政府對市場經濟的承諾。通過補助從前非國有的美國跨國公司,美國政府一躍成為這些公司的最大股東。盡管美國決策者依然要求中國接受自由資本主義,但事實上,這一理論已在現實世界中破敗。取而代之的是由規模龐大的美國政府來控制市場的新時期。
6月26日至27日,在籌備G20峰會期間,中國聲明會重新開始人民幣升值改革。這將開啟導致中美貿易失衡真正原因的討論。比如美國應解除自20世紀冷戰時期就開始采取的對華貿易限制,這樣中國就可以從歐洲進口高科技產品的同時也能從美國進口此類產品。中國的政治體系使得其經濟得以更加“科學地規劃”。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其造成許多國家的經濟衰退、失業、政府償還能力減弱和其他社會問題都更加突顯了中國經濟的穩健和可持續化的設計和增長。中國經濟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在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的背景下, 在2008年和2009年的增長率仍然高達8.7%和8.2%,而且截至目前,今年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已超過了11%。
金融經濟危機在美國、歐盟和其他國家已經持續超過兩年,并日漸加深。它表明,與自然界相同,在當今全球化的經濟中,多樣化與適應能力是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如果中國的政治與經濟模型與美國相同,那么世界上最大與第二大的經濟體將會作為其他192個國家經濟增長的依靠同時發生故障。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中國的經濟成功對美國、歐盟和其他所有國家的經濟復蘇都極其重要。盡管幾乎造成自身經濟紊亂而險些危害世界經濟復蘇,中國決策者會盡一切可能幫助其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伙伴。中國經濟雖然位列世界第二,但擁有15億人口的人均收入只是擁有3.02億人口的美國的8%,中國仍是最貧窮的100個國家之一。中國政府在努力做到其經濟保持可控的同時會重新實施人民幣更大幅度的升值。中國會力保人民幣匯率維持在能確保其經濟持續增長的范圍內,否則會損害所有國家的利益。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美元在2000年至2008年間貶值40%。而在2005年至2008年間,中國逐漸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提高了21%。但美國依舊存在全球性貿易逆差而中國經濟卻依舊持續增長。現在,美國開支巨大的刺激計劃增加了美國負債和逆差,并進一步使美元貶值。盡管如此,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逼近之時,即便美國的其他貿易伙伴都紛紛減持美元——中國卻依然反其道而行之。同時,中國將人民幣幣值釘住美元,并運用其給中國經濟復蘇帶來積極影響。目前,中國正作為美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和美元的最大儲備者為世界經濟穩定而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國決策者,不論是來自奧巴馬內閣還是美國國會,都在尋求增加中美貿易與經濟合作,這需要保護兩國的彼此利益,而不是在美元與人民幣匯率上引發根本的經濟與貿易對抗。為了增加對中國出口,美國需要消除其政策中的對華貿易限制并拿出能令兩國彼此受益的的政策,而這也應當是中國政府和人民必須堅持實施的。繼續限制中國對美出口并力圖增加美國對華出口并不符合兩國利益。如何使兩國彼此收益才是奧巴馬政府所必須拿出解決方案的議題。這不僅是為了即將到來的G20峰會,更是為了長遠的未來。
(作者:約翰·米勒-懷特 美中伙伴關系研究中心和美中合作基金會主席;戴敏 美中伙伴關系研究中心和美中合作基金會總裁 翻譯: 美國斯坦福大學中美學生論壇人民大學分會 編輯:陳笛)
本文原文為英文,翻譯后略有刪節和編輯。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