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哈薩克斯坦石油管道
環球在線消息:海外中文網8月1日載文《小泉8月施中亞石油外交:牽制中俄影響力》,摘要如下:
資源匱乏的日本,正全力加強外交攻勢,謀求與中亞的油氣生產國加強關系,包括邀請中亞多國外長上月到訪商討合作,首相小泉純一郎更計劃在8月底訪問中亞,成為歷來首位到訪該區的日本首相。小泉預料將訪問哈薩克、烏茲別克以至區內其他國家,洽談經濟合作、反恐和文化充流。
日本這場中亞外交攻勢,正值東京開始落實新的能源戰略,務求確保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資源供應,以滿足日本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需求。
在日本給予中亞地區外交上的關注的同時,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也在這一資源豐富但動蕩不安的地區施展政治才能,為獲取該地區的能源而展開競爭。為了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東京正急切地讓能源來源實現多樣化,以緩解過于依賴中東原油進口的局面。對日本來說,一個明顯的選擇,自然是中亞和高加索地區。
在小泉下月訪問中亞期間,預計他會呼吁該區國家加強工作級會談,從而令日本關于中亞─阿富汗─印度洋油氣管道的想法具體化。日本還試圖根據“中亞+日本”的對話方塊架,舉行日本和中亞領導人的首次峰會。
日本加緊與資源豐富的國家之間進行對話,外交界普遍認為這種做法反映了日本想在中亞以至歐亞大陸(Eurasia)發揮更大地緣政治作用的意愿,以抗衡中俄在區內增長中的影響力。中俄一年前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與其余四個中亞國家聯手呼吁美軍盡早從中亞撤走,令到作為日本最重要盟友的美國甚為不悅,事實上,俄國也希望削弱美國的單邊主義、決心維持在前蘇聯地區的主導權。
日本與中國經常因東海天然氣資源問題發生糾紛。事實上,中日能源競爭更有擴大到中東地區的跡象。2004年初,日本和伊朗簽署一項價值20億美元的協定,以開發伊朗儲量豐富的阿扎德甘油田。然而由于德黑蘭核計劃引發的國際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東京對于這場核危機最終會怎樣收場也越來越憂心忡忡。許多分析家指出,一旦日本要加入美國的陣營向德黑蘭施壓,可能被迫放棄阿扎德甘油田,目前中國也在力拓中亞的石油供應,與中亞多國締結合作協議。(來源:香港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