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9日,為期兩天的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東京舉行。中方首席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步平和日方首席委員、東京大學教授北岡伸一分別率雙方委員與會,此次會議標志著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為期兩天的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20日在東京閉幕。雙方委員在友好的氣氛中誠懇而坦率地交換了意見,就今后共同研究的具體課題達成一致。
雙方委員在會上本著《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日聯合宣言》三個政治文件的原則,以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精神,就今后一個時期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委員會的工作和議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雙方決定分兩個組分別對古代與近代的中日關系歷史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其中古代史組確定了三個大課題,下分6個子課題;近代史組將近代中日關系分三個時期共9個課題進行研究。這些課題囊括了中日兩千多年來的交往歷史和近代以來發生的不幸的歷史以及戰后半個多世紀中日關系發展的歷史過程。
雙方委員還就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程序與時間安排達成一致意見,決定今年12月第三次全體會議前就上述題目分別形成各自的研究成果,明年6月第四次全體會議前,在對研究成果進行充分討論和修正的基礎上,形成共同研究報告。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19日會見了參加中日共同歷史研究第二次會議的雙方委員。中方首席委員步平在會見中表示,中日共同歷史研究是符合兩國共同利益的重要工作,雙方學者對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希望此次共同研究的成果能夠為溫家寶總理不久后的訪日創造良好氣氛,也希望通過共同歷史研究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縮小在歷史問題上的認識差距,進一步促進中日兩國友好發展。麻生對此表示贊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訪華期間,中日兩國領導人就進行中日共同歷史研究達成共識。中日雙方分別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和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負責具體實施,各成立了由十名學者組成的委員會,設置“古代史”和“近現代史”兩個小組,由中日雙方輪流主辦會議。
在去年12月舉行的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雙方確定了開展共同歷史研究的工作程序、范圍、議題等,研究委員會分為“古代史”和“近現代史”兩個小組,進行了相關討論。(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