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貿易代表蘇珊·施瓦布9日宣布,美國政府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了針對中國的兩項貿易訴訟,分別指責中國打擊盜版不力和限制美國電影、音樂和圖書產品進入本國市場。這是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美國首次針對盜版問題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對此,中方表示非常遺憾和強烈不滿。
這已經是美國政府今年以來第三次在貿易領域向中國施壓。3月30日,美國宣布對中國出口美國的銅版紙產品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改變了美國堅持了23年的不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實施反補貼法的貿易政策。此前,美國已于2月份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指責中國為一些出口行業提供政府補貼。
布什政府上臺以來,對于中美貿易逆差問題,一直傾向于利用外交施壓手段加以解決。因此,有分析指出,此次針對中國的一系列貿易手段的出臺,預示著在中美貿易領域,布什正在調整政策。甚至有媒體驚呼,這可能預示著中美新一輪貿易戰的開始。
“貿易戰”之說也許言之過早。因為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有關規定,訴訟被提出之后,緊接著是為期60天的磋商期,訴訟雙方將在此期間努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如果磋商未能達成一致,世貿組織將成立專家組進行裁決。世貿組織成員間發生貿易糾紛以致訴訟并非罕見,對于中方而言,在“入世”五年過渡期結束后,這樣的挑戰并不是不可預期的。
不過,布什政府的上述舉動的確體現了其國內對中國施壓的要求。近期,美國國內要求中國開放金融市場的呼聲在加大。盡管中國政府根據現有國情采取了一些舉措,但是在美國部分保守人士看來,這些舉措“太過溫和”。5月,第二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將在華盛頓舉行,在此之前適度給中國加點壓,對布什政府而言,不失為緩解自身壓力、提高要價的最佳選擇。
那么,布什政府為何要如此密集地在貿易領域對中國施壓?對此,《紐約時報》分析指出,“在貿易專家和工業界人士看來,這不僅是在向北京發出信號,更是對民主黨發出的信號”。
在民主黨掌控國會后,布什政府在貿易政策上可用的政治資本變得十分有限。長期以來,民主黨在對外貿易政策上的立場都較共和黨要保守。民主黨內的“鷹派”議員一直都指責布什政府在對華貿易問題上過于“軟弱”。而反觀布什政府,其上臺以來在自由貿易問題上的作為可謂乏善可陳:多哈回合停滯不前,雙邊自貿協定的推進也是困難重重,民眾的質疑聲日漸增多。這進一步助長了國內貿易保守主義勢力。
更為重要的是,今年6月底,布什總統的“快車道授權”即將到期。所謂“快車道授權”即貿易促進授權,是指國會賦予總統開展貿易談判并達成協議的權力,國會只能接受或者拒絕這些協議,而不能修改其內容。一旦失去這個權力,布什要想在民主黨主導的國會獲得“經濟作為”就會變得更加困難。為了爭取延長授權,布什政府必須向民主黨作出一些讓步,來換取對自由貿易的支持。(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