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人民日報今天發表題為《意義非凡的重大發現》的評論員文章。文章稱,冀東南堡將和大慶、勝利、克拉瑪依一樣,成為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3日宣布,在渤海灣灘海地區發現儲量規模達10億噸的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這是40多年來中國石油勘探的又一個重大發現。
冀東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內(曹妃甸港區),是一個整裝、優質、高效油田。中石油方面表示,新油田的發現對于實現中國原油生產穩定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增強中國能源安全供應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指出,冀東南堡油田的發現,讓中國石油界歡欣鼓舞,讓全中國都為之振奮,對經濟騰飛中的中國無疑是一股新的強勁動力,使中國的能源安全又多了一道堅強屏障。
文章認為,冀東南堡油田的發現并非偶然。冀東南堡油田的大發現是幾代中國石油干部職工、科技工作者幾十年努力、幾十年積累、幾十年創新的集中爆發。
文章指出,冀東灘海地區的油氣勘探始于1988年,中國石油人在近20年的時間里,在幾代石油人積累的寶貴科技財富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強化精細三維地震勘探、配套應用整體連片迭前時間偏移地震及解釋技術、大位移斜井和水平井鉆井技術等等先進勘探和開采技術,都是在本次勘探開發中取得的石油領域重大技術突破。正是科技上的不斷創新,使得冀東南堡油田進入了精細勘探的嶄新階段并最終取得重大突破。同時這些創新技術也為今后灘海地區勘探、發現大油田作了技術儲備。
文章認為,冀東南堡油田的大發現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大成果。近年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堅持把資源勘探放在首位,以尋找戰略性發現和規模儲量為目標,優選重點地區,加大勘探投入,加快工作節奏,先后取得了一批具有戰略意義的突破,并最終在冀東南堡取得如此重大發現。
文章最后強調,在為新油田的發現欣喜之余,必須保持清醒。石油作為一次性能源,注定會越來越稀缺。特別是對中國,新油田的發現固然可喜,但“開源”不能忘記“節流”,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節約二字。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科學用油,節約用油,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讓寶貴的石油資源發揮出最大、最好的效益。(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