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現任美國駐華大使雷德先生能講熟練的普通話。不過據他說,要是早年聽取了父親的建議,他的漢語水平將更加了得。
雷德是任職最長的美國駐華大使,是公認的中國法律專家。早在1964年在俄亥俄州讀大學時,他的父親就曾鼓勵他學習漢語,他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說:“我驚奇地瞪著他,父親沒出什么毛病吧。”
父親的理由是,中國擁有全世界約1/4的人口,未來的中國必將是一個偉大的國家,而兒子的一生將和這個國家產生聯系。
在子女如何對待父親的建議上,雷德大使認為能看出中美兩國的文化差異。他頗為遺憾地表示,“如果我是個中國孩子,當時一定會聽從父親的建議,而作為一個美國孩子,我們不聽父母的話是天下聞名的。”
現在的雷德大使每每回到母校必定要勸導他的師弟、師妹們學習漢語。其實無需勸說,現在的美國年輕人對漢語學習的需求正在日漸增加,美國很多高中甚至小學都開設了漢語課。在雷德大使的眼中,這體現出中國日益強大,并被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認可。他希望通過多種交流活動,能逐漸改變一些中國人的觀念,認為中國人對美國的了解要多過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
近年來,雷德大使見證了大批美國青年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項目來到中國,他們中有些是來中國參加夏令營的高中生,有些是剛剛畢業,來中國尋找就業機會的大學生。雷德大使表示,美國政府支持各種漢語教學項目,并設立特別基金,以使更多美國青年在成長中獲得更多有關中國的知識。
雷德大使說,美國人注重行動,看重結果,而自己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鼓勵更多的美國國會、政府和商業領袖來到中國,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形成對中國的真實看法。
另一方面,雷德大使強調,美國對中國學生也是開放的。去年,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為35萬中國公民簽發了赴美簽證,其中學生簽證的數目創歷史新高。“今年簽證數會再創新高,將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圓赴美留學之夢,我們也鼓勵更多中國人到我們的國家去看看。”
在亞洲生活工作了30多年,任駐中國大使6年,雷德大使已經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他知道,只去過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并不能看見完整的中國。他暗下決心要游遍中國,包括到一些偏遠地區去走走。
中國的一些城市和景色讓大使聯想到了他熟悉的美國。武漢、蘭州、沈陽等一些工業城市讓他想到了家鄉克里夫蘭;青島和廈門秀麗的海濱景致讓大使聯想到了南加州的海風;而云南和西藏雄偉的山巒不禁把大使帶回到對洛基山的憧憬中去。
不過最令雷德大使難忘的是1983年那次貴州之行,“貴州的景色美不勝收。”盡管當時的路況比較糟糕,當地人們的生活艱苦但令人尊重。大使先生對定居在貴州的由一支明朝軍隊遺存的后裔最為感興趣,“他們高高的個子,身材修長,留著胡子,非常特別。”
隨著美國年輕人對中國興趣的增長,大使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喜歡這類探索旅游,來了解中國不為他們所熟知的各種美妙和神奇。(來源:中國日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