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世界歷史遺跡保護基金會6日公布了2007-2008年“世界百大瀕危文明遺址”,上世紀初興建的一批上海老建筑以及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名列其中。
根據美國世界歷史遺跡保護基金會提供的資料,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歐洲和中國的一些著名建筑大師在上海設計了一批風格樸素、簡單實用的樓房,這些建筑有著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已經成為上海市的地標。但近年來,城市高速發展的種種壓力給這些老建筑的生存帶來威脅。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則面臨著自然和人為雙重因素的威脅。須彌山石窟開鑿于北魏中晚期,至今保存132個石窟,分布于8個山崖。石窟經年累月,風雨剝蝕,地震侵害,加之文物偷盜、維護經費不足,前景堪憂。
美國世界歷史遺跡保護基金會從1996年開始每兩年評選一次“世界百大瀕危文明遺址”。這些遺址首先會由各國政府或管理機構、相關專家學者或一些非政府組織提名,然后交由文化遺址審查小組評定。據稱,歷年來名錄中75%的遺址已經由于各地政府或民間組織的適時介入而得到拯救。
今年,共有59個國家的文明遺跡登上名錄,其中美國8處,土耳其7處,秘魯6處。伊拉克境內超過1萬個文化遺址因戰爭和沖突而被整體列入名錄。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盡管2001年被毀,其遺跡仍“榜上有名”。此外,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城市天際線也成為瀕危文化遺產。(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