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就在美國財政部認定中國未操縱匯率的國際匯率報告13日出臺后不久,舒默及其三位參議院同僚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推出一份主要針對中國等“匯率偏離”國家的報復新議案。不過,盡管四位議員反復強調此次的議案完全符合國際貿易規則,但這一舉動在美國國內遭到了廣泛非議,美國政府隨即表示此舉不受歡迎,而新議案中將匯率問題與貿易傾銷掛鉤的牽強做法,也引發了很多專業人士的質疑。
針對美國參議員的最新舉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天(6月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美國國會議員從戰略高度認識中美經貿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要把經貿問題政治化,更不要通過施壓的辦法來尋求問題的解決。他說,中國已經開始對人民幣的匯率形成機制進行改革,這樣的改革將繼續進行下去。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中方希望美方能公正客觀的認識到這一點。
·“匯率偏離”觸發反傾銷?
出于政治目的,以舒默為代表的一些美國議員一直片面地將美國的就業壓力歸咎于中國,認為擁有巨大對美貿易順差的中國應該大幅升值人民幣,進而改善雙邊貿易失衡。在上個月的第二次中美戰略對話結束后,舒默等人就抱怨說,政府在推動人民幣升值方面取得的進展幾乎沒有,所以再次叫囂要通過國會的力量通過相關立法對中國施壓。
美國議員一直將對人民幣匯率的指責盯在“匯率操縱”上,而美國政府則以未能達到相關認定標準為理由,拒絕認定中國操縱匯率。為此,在新議案中,舒默等特意將“匯率操縱”改為“匯率偏離基本面”,并要求美國財政部定期發布相關報告。如果一國貨幣被認定屬于此類,美國政府需要推動相關國家啟動在IMF或是WTO框架下的磋商程序,一旦磋商失敗,相關國家可能遭受制裁。
此外,新議案可能還會在IMF投票權、獲得美國政府采購合同以及美國或是世行等國際組織貸款等方面,對中國等潛在的“目標國”施壓。
為了表明他們的做法是“符合WTO規則的”,舒默等人可謂“費盡心思”。根據新議案,一旦美國政府認定某個國家的貨幣有“偏離基本面”的情況,即可視為相關國家在雙邊貿易中存在“傾銷”行為,換句話說,新議案試圖將匯率視為某種形勢的貿易補貼。世貿規則嚴格禁止采取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不過可以允許成員國在遭遇傾銷的情況下征收反傾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