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對糧價上漲負責
盡管約翰遜對全球經濟形勢看好,但他也對當前全球范圍內糧食價格上漲的現象表示了關注,而這一問題的“罪魁禍首”,在約翰遜看來,其實是美國長期的農業保護政策。
約翰遜指責說,美國政府長期實施的保護性的國內農業補貼和農產品關稅政策,推高了該國用于生產乙醇燃料的玉米的價格,進而也推動全球糧價上漲。據統計,美國今年上半年的糧價上漲了6.2%,去年全年的漲幅僅為2.1%。
約翰遜表示,世界范圍內的糧食價格上漲,也有新興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因素,不過,美國等國引領的乙醇等生物燃料熱潮才是糧價猛漲的罪魁禍首。
他表示,美國對乙醇燃料的大量開發,導致該國玉米庫存急劇下降,推高了玉米價格,進而加劇通脹并引發更廣泛的經濟問題。約翰遜認為,如果美國取消從巴西等國進口乙醇的貿易壁壘,上述問題完全有可能避免。巴西的乙醇主要從甘蔗等種植物中煉制,成本比美國低。
“乙醇的問題完全是一個因保護主義而生的不必要的宏觀經濟問題,其成因主要在于不合理的農業補貼政策!奔s翰遜說,“如果(美國)要補貼農民,我也能接受,這是一個政治決策。但是,補貼農民有更好的方法,當前的做法只會加劇通脹壓力并引發更多的宏觀經濟問題。”(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