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4日,在俄羅斯的車里雅賓斯克,中俄軍人用野營村內的磁卡電話與外界溝通。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中國軍隊戰場觀念的轉變,將有利于從根本上鞏固國防。
上海合作組織"和平使命-2007"反恐軍事演習,即將于8月9至17日在中國和俄羅斯境內舉行,其中戰略磋商階段在烏魯木齊進行,實兵演練階段在俄羅斯切巴爾庫爾演練場進行。格外令人矚目的是,中國軍隊首次派出成建制合成兵種參加在境外的大型軍演。
這充分折射出中國武裝力量"現代國防思維"的發展提升。在現代世界,尤其是在相對和平的條件下和以經濟建設為主流的情況下,什么是國家武裝力量的合理定位?
在這方面,中國軍隊走過了一條曲折的道路:從"后冷戰時期"懈怠落伍,到"經濟起飛時期"棄武經商,及至"全球化競爭時期"重新崛起,中國終于認識到,現代化的成功必須伴隨以強大的國防,因為現代化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綜合國力的全面增長。中國軍隊戰場觀念的轉變,將有利于從根本上鞏固國防。在"后冷戰時期",主要作戰對象進入"隨機狀態"。一方面,作戰對象將是任何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敵手;另一方面,各國軍隊在區域甚至全球范圍內的協調合作增多,開始把矛頭更多指向非傳統安全因素,如恐怖和分裂主義活動。
中國武裝力量在新世紀正面臨幾大挑戰。從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其他發達國家軍隊的橫向比較來看,武器裝備從來不是中國軍隊的強項,中國軍隊也從來不是西方意義上的"職業化軍隊"。
中國軍隊的獨特優勢在于:有遠大的理想和鋼鐵般的紀律;具備戰斗隊、工作隊、生產隊的復合力量;擁有久經考驗、行之有效、善于創新的戰略戰術。(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