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8年后的今天,令許多美國人不齒的《考克斯報告》雖早已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但其影響卻一天也沒有消除。在引人關注的中美經濟技術合作領域,不僅總是陰晴不定,還常常出現“經濟問題政治化”的魅影。目前,中美核技術轉讓協議在美國國內遇到障礙,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美國能源部長塞繆爾博德曼不久前在北京簽署了協議,擬向中國出售4臺由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生產的含有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壓水式核反應堆。
當時,這位部長興沖沖地表示,這是“美國核工業史上最興奮的一天”,將為美國的核工業復興鋪平道路。這筆涉及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合同,將為美國創造5500個就業機會,也將有助于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
然而,明明是一樁互利雙贏的好事,卻遭到美國一些國會議員的反對。在這些人的鼓動下,美國眾議院6月29日通過了一項議案,禁止美國進出口銀行向西屋電氣提供50億美元的貸款——中美核技術轉讓協議岌岌可危。
反對者的理由,無外乎又是“中國威脅論”一類的陳詞濫調。在他們看來,似乎全世界只有美國掌握著智慧和真理的鑰匙,而核技術只有牢牢控制在美國人手里,才能令天下太平。
1月30日,在美國紐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左)出席亞洲協會美中關系中心成立儀式。當日,亞洲協會美中關系中心在紐約成立。

美議員又炒“中國威脅論”
5月18日,來自內布拉斯加州的共和黨議員佛坦伯利、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共和黨議員羅伊塞、來自新澤西州的共和黨議員史密斯,以及另一位來自加州的民主黨議員華特森聯名致信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表達了對上述核技術協議的“擔心”。
他們宣稱,通過這一協議,中國可能會將美國前沿的民用核技術用于軍事用途,損害美國在核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對于美國的國家安全是大大的不利。因此,“國會將不得不審查這筆有潛在安全擔憂的交易”。
雖然西屋電氣的發言人早已說過,該公司將遵守美國政府技術轉讓協議,不會將泵技術等關鍵技術轉讓給中國,但這些議員依然對擬出售的核反應堆的冷卻泵“尤為擔憂”,宣稱中國有能力把它進行逆向工程,然后用于發展核潛艇。
隨聲附和的,還有美國學術界的一些人士。一家名為不擴散政策教育中心的美國智庫宣稱,西屋向中國轉讓的,是一種可以改裝用于海軍反應堆的技術,會威脅到美國在潛艇核動力系統方面的技術領先地位。還有人拿環保問題說事,宣稱中國沒有能力安全處理核廢料。
為獲得向中國出售核反應堆的融資,西屋公司向美國進出口銀行申請了50億美元貸款。而另一方面,為了阻止這一協議,美國議員也動用了國會的財政審批權,拒絕批準貸款。最終,西屋電氣的對華銷售項目無法得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