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稱為“文房四寶”的中國傳統書寫工具筆、墨、紙、硯或會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科院科技史所、中國文房四寶協會牽頭聯合申報中國“文房四寶”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材料編撰工作近期在北京正式啟動。
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書寫工具,雅稱“文房四寶”或“文房四士”。筆的使用在中國已有4000-5000年的歷史﹔3000年前,墨就產生了,并與筆相提并論﹔紙產生于東漢﹔硯則產生于較早的春秋時期。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產生和發展與“文房四寶”密切相關。盡管墨、硯在今天已不常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仍不可忘記。從一定意義上說,“文房四寶”是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
申報材料的編撰主要從文化空間到文化表現形式的說明,歷史發展以及社會性、象征性和文化性的功能及技術的發明、真實性風格鑒別,有影響力的流派,以及生產原料、功能、方法及傳承譜系等四個方面,較為全面地介紹宣紙等傳統工藝的歷史沿革和發展過程、文化多樣性以及對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產生的巨大影響。
2001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中國的昆曲藝術入選。此后,中國的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等3項也已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來源:中國評論新聞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