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牽鼻子 謝長廷豈能甘心
本周,最讓扁頭痛的還是民進黨內權位爭奪戰這個賭局。他已將全部身家都壓在了“謝蘇配”上,而下周謝長廷就要掀開底牌——公布副手人選,留給他繼續“下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眼下扁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叫謝長廷等不到開牌就自己認輸。一方面,由他親自出面,通過不斷向黨內釋放諸如“相信謝長廷會選擇能夠勝選的人作副手”、“大家一起來勸勸蘇貞昌”這樣意圖明確的訊息,向謝施壓;另一方面,檢調經過一年多的跟蹤調查,也“非常巧合”地趕在這個時間點對謝一手提拔的“經濟部常務次長”以掌管治水工程期間身涉多宗利益輸送案聲請羈押。此事最讓人關注的倒不是嫌犯吃相有多難看、應該對島內屢現水患承擔怎樣的罪責,而是突然聯想起一句成語——敲山震虎。
扁似乎得到了他想要的——謝長廷終于能夠說句“明白話”了,而且這話還是“‘謝葉配’沒有‘調出來’”。
不過,人們還是不敢肯定15日從謝嘴里叫出的名字就一定是蘇貞昌。一來,謝是一位連美國人都嘆服的“太極高手”,不到最后不大可能亮出真正的底牌;二來,從政以來一直被扁壓在身下的謝長廷“耐心等待了將近30年”才終于等來這樣一個“翻身”的機會,他會輕易放棄嗎?他會甘心只是作為一個玩偶,按照扁的意志、扁的腳本,以“扁蘇謝三合一”這種政治怪胎去沖擊2008嗎?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對目前的賭局早就“賭意闌珊”的蘇貞昌會為了“尊扁意”、為了一個很難分清是真是假的“上升氣旋”而把“不要位子,全力輔選”的宣示再吞回肚子里、背上一個言而無信的惡名嗎?
除了這些賭局,本周,島內還有一些事情吸引了人們關注的目光。因為在“公務機要費案”里杠上“總統府”,“審計長”蘇振平被扁撤換了。“新聞局”宣布要在明年耗資新臺幣20余億元新臺幣設立專門用于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國際頻道”。“勞委會”提出了一個名為“星光幫——青年職場‘心’體驗計劃”,聲稱要投入2.59億元新臺幣為15000名青年提供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以降低島內失業率。“教育部”面對各界對于每科僅需2.8分就可上大學這一“教育奇跡”的口誅筆伐,拿出了一份“搶救大學生素質計劃”。聽上去好像還是不能掙脫“賭”的影子。(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