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5年前的今天即1992年8月24日,中韓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從此,中韓關系翻開了新的一頁。中韓建交,是兩國領導人在打破東北亞冷戰結構方面,做出的非常有勇氣、有遠見的戰略抉擇。15年來中韓關系發展的成就充分證明,發展中韓友好合作關系有利于朝鮮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是人心所向,是歷史潮流。
中韓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發展迅速,充滿生機。兩國關系在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各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韓關系的發展不僅迅速,而且比較全面和均衡,這是一個顯著的特點,在國際上也是不多見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近年來,中韓兩國人員交流的速度在加快,到2006年底,常駐中國的韓國人多達70多萬,并每年以10多萬人的速度在遞增,預計在兩到三年時間里常駐中國的韓國人將超過100萬。常駐韓國的中國人也有40多萬,每年也在不斷地增長。目前每周近800個航班穿梭于兩國之間。這種交流速度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這說明中韓之間在地緣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上都具有相融性和相依性。
那么,中韓關系的發展除了有利于兩國人民之外,對東北亞地區來說改變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戰略意義,這也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
第一、中韓建交和雙邊關系的深入發展有助于化解東北亞地區的冷戰格局,進一步地改變了中朝蘇(俄)對韓美日的冷戰架構,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制約了朝鮮半島南北雙方再次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抑制了東北亞地區新冷戰思潮的形成,為未來的地區安全與經濟合作準備了條件,影響深遠。
第二、中韓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的深入發展,極大地改善了韓國的周邊安全環境,使韓國在戰略空間上有了更大的選擇。中韓雙方在國際事務和地區事務中良好的合作,大大提升了韓國在東亞地區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
第三、中韓建交為開辟首爾通往平壤的政治和平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韓關系的發展,有助于第一次朝韓首腦會談和朝韓的和解與合作。所以中朝關系和中韓關系的發展,是朝韓和解、合作并走向統一的推動力。
第四、中韓政治經濟關系的發展有助于推動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促進東北亞經濟進一步融合。目前,中韓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正在進行,并已取得初步成果。推動建立中韓自由貿易區是一個雙贏的戰略。韓國在繼簽署韓美FTA以后,如果致力于推動建立中韓自由貿易區,使韓國能夠搶占東亞地區經濟貿易合作的橋頭堡,提高韓國的競爭力和國際地位,而且還會大力推動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
中韓兩國具有共同的地緣政治利益,中韓關系在東北亞國際關系的力學結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韓兩國關系的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還深刻地影響著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