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錫堃充分發揮“余威”
游錫堃
沒有選舉壓力的游錫堃抱定了“臺獨”神主牌,因為他從中體會到“正名與制憲,需要游主席”的甜頭。他提出的“正常國家決議文”版本,公然將“改國號為臺灣”寫入,讓陳水扁和面臨選舉的謝長廷、蘇貞昌相當頭疼。對陳水扁而言,美國對“入聯公投”的批評已讓他感到壓力,“改國號”的說法更令他無法交待。對謝、蘇來說,這個版本會嚇跑中間選票。因此,已經宣布辭職的游錫堃在民進黨內反而占據了重要位置。
9月26日民進黨舉行中常會,主要議題就是平衡游錫堃版本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此前陳水扁已經和游私下密談,據游錫堃事后透露,他同意陳水扁在不違背他原意的基礎上做一些字面的調整,比如把“國號為臺灣”改為“國家為臺灣”等。但民進黨內仍有人憂慮,圍繞“決議文”,月底召開的全代會恐成為“內斗會”,而游錫堃便是只顧私利的禍首。
陳水扁聲望最低權力最高
不管如何,游錫堃已宣布辭職,抬陳水扁接任黨主席的呼聲已成主流。臺灣《聯合報》9月26日發表評論指出,真的很諷刺!民進黨支持度低落到今天的地步,外界幾乎一致認為是被陳水扁的貪瀆及無能所拖累;但現在,民進黨卻只能指望阿扁回鍋擔任主席,挽救黨的命運。走到這種“請鬼拿藥單”的地步,也可見民進黨的病情了。
文章說,去年此時,陳水扁正面臨貪瀆官司及罷免危機,呂蘇游皆極力避免與他同臺,阿扁被迫宣布權力下放。沒想到,短短一年,跛腳阿扁不僅逆轉形勢,利用“入聯”議題把自己炒得火紅,更利用呂游中箭落馬的機會,要抓回所有黨政權力。聲望最低、正當性最低,反而重登權力高峰,這是什么政治邏輯?(特約記者邰文欣)(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