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最新一期香港《紫荊》雜志評論員文章對中共十六大以來的執政情況進行了盤點。文章認為,五年間中共致力于提高執政能力,在駕馭市場經濟、構建和諧社會、處理對外關系、以及中共自身建設等四個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文章指出,十六大后,中共運用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通過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保持了經濟發展“高增長、高效益、低通脹”的良好勢頭。世界銀行近期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11.3%,亞洲開發銀行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從年初的10%上調至11.2%。這表明了國際經濟界對中共經濟調控藝術的肯定。
文章指出,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社會穩定,民眾能夠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這與中共提高執政能力建設“和諧社會”不無關系。幾年來,中共從幾項措施入手解決社會公平問題,使廣大民眾能安居樂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力求使低收入者的生活醫療等得到保障;暢通訴求管道,使民眾能及時反映不同意見。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章說,在構建“和諧世界”外交理念下,中國與主要大國關系保持穩定和發展;與周邊睦鄰友好合作取得新進展;與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也在不斷深化。同時,中國多邊外交日趨活躍。迄今為止,中國已參加了近300個國際條約,130多個國際組織。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是目前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之一。
文章說,十六大后,中共加強了對政黨執政規律的研究,不斷對黨的建設與發展進行反思,提高自身完善能力。中共黨內民主得到加強,十七大代表的產生辦法比以往更加民主開放;官員選任制度不斷完善。一些地方的基層黨政主要官員開始試行“公推直選”;加強黨內監督力度。近年,查處了一批省部級領導干部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表明中共反腐敗的堅強決心。據悉,中共十七大之后,將啟動新一輪大規模的學習培訓,以提高官員素質和執政能力。(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