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距離遼寧省大連市東北方向56海里的黃海深處,有一個寧靜小島——獐子島。世世代代在風浪中捕魚為生的獐子島漁民,如今靠科學養殖走上了致富路。2006年島上漁民人均收入超過1.6萬元,位居遼寧省鄉鎮之首。圖為今年9月13日,獐子島上的潛水員在清點剛捕撈上來的扇貝和海膽。新華社記者任 勇攝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阿拉善戈壁深處的額濟納胡楊綠洲,近年來通過加強生態保護,重新煥發生機。圖為今年10月4日,一些攝影愛好者在拍攝額濟納綠洲的胡楊林。新華社記者 李 欣攝

今年9月20日,第二屆甘肅省老年文化節廣場舞比賽平涼賽區比賽開幕,吸引平涼市2000多名老年人參加。圖為老年健身隊的隊員熱情飽滿地展示風采。新華社發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中共中央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科學發展觀。
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強調要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要堅定不移地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2006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十一五”時期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薛慶超)
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我國經濟社會正進入一個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階段。其中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經濟發展方式正發生根本性轉變。如何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不僅已成為各行各業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更是即將參加黨的十七大的代表們所深入思考的。
今年上半年,一汽海馬工業總產值達到42.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一倍多。去年海口市工業產值超過3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13家,去年高新技術實現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約為56%。
五年前,廣州晉身全國GDP總量超3000億元的三大城市之一;五年后的今天,廣州光是今年上半年的經濟總量便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超過3000億元,比2002年全年還多,為全省創造了近1/4的GDP和約1/3的財政。廣州經濟在全省乃至華南的“火車頭”地位,仍然不可動搖。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