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21日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黨章。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修改后的黨章在重大戰略思想方面的最大新意,是增寫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容。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說,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主任嚴書翰說,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展。在實踐中,一些社會主義國家過于偏重物質財富積累,中國也經歷過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的階段。而科學發展觀在堅持發展是第一要義的同時,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樣,馬克思所說的‘人的全面發展’才能真正實現。”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科研部劉昀獻教授說。
科學發展觀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近年來,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資源消耗過大、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愈發凸顯。科學發展觀要求,更加注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環境發展上的統籌兼顧。
“把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有利于全黨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上來。”十七大代表、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說。
黨章在中共全黨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和最大的約束力,是全黨共同遵守的基本準則。這次修改是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通過現行黨章之后,中共在25年內對黨章進行的第五次修改。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
“中共黨章主要有兩項功能:規范黨的組織,明確黨的奮斗目標。”曾經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授課的復旦大學政治學教授林尚立說,“修改黨章,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自身使命、奮斗目標的認識不斷清晰的過程。”
嚴書翰說,除了重大戰略思想外,此次黨章修改還體現在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工作部署方面。
重大理論觀點方面,黨章新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說,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寫入黨章,說明中共已經有信心回答在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林尚立說,“中國共產黨在近30年改革開放的基礎上,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戰略部署和行動策略,為未來中國發展進一步明確了道路。”
另兩處重大修改,一處是黨章增寫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內容;另一處是把黨的基本路線中的奮斗目標表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劉昀獻教授說,黨章新增“和諧”表述,并寫入實現奮斗目標的布局和路徑,旨在更好地解決改革開放的深層次問題。回顧改革開放的歷程,從最初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體,再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表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更加豐富。
在重大工作部署方面,黨章增寫了宏觀調控、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型工業化道路、創新型國家、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內容。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容得到充實,在擴大黨內民主方面有突出的表述,增寫了尊重和保障人權,并提出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制度和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六大黨章修正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新黨章首次寫入“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此外,此次修改黨章,還新增了黨在領導軍隊建設、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統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形成的方針政策。
在86年的歷史上,中共對黨章進行過15次修改,共產生了16部黨章文本。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館長倪興祥說:“盡管具體內容不斷修改變化,但不變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性質、宗旨和奮斗目標,這也是她與其他一切政黨相區別的標志。”
國際領導協會副主席巴特曼斯說:“變化是當今世界的唯一恒量,每個政黨、團體和社會都要找到變化這種現代的穩定與和諧模式。從中共不斷變化的黨章中,我看到了它的活力之源。”
(新華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季明 全曉書 顧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