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球勘探者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998年1月6日,月球勘探者號啟程飛往月球。
月球勘探者號是美國在阿波羅登月計劃結束25年后第一次向月球發射的探測器,除探測月球的地質結構、礦藏、磁場等以外,其主要使命是探測月球上是否存在水。
月球勘探者號飛行40萬千米,于1月12日進入環繞月球的軌道。它呈圓柱狀,高1.2米,直徑1.4米,質量295千克,帶有5個探測裝置,包括中子分光儀、伽馬射線分光儀、阿爾法粒子分光鏡、磁力計和電子分光鏡。
月球勘探者號在工作軌道上進行了為期10個月的對月觀測。初步探測表明,不僅在月球南極存在水冰,而且在月球北極地區也存在水冰,北極地區水冰數量是南極地區的兩倍。中子光譜儀的測量數據說明,月球北極和南極地區分別覆蓋有含水量為3.4%和2.2%的冰土層。根據從月球勘探者號傳回的探測數據估計,月球兩極存在1100萬噸~3.3億噸的水冰。
1998年7月,月球勘探者號所帶燃料基本耗盡,科學家決定讓它撞擊估計存在水冰的月球隕石坑。撞擊的目標選在月球南極地區的東經42度、南緯87.7度附近一個直徑40千米、深4千米的環形山底部。遺憾的是撞擊后未獲取到表明有水冰存在的任何物質。
月球勘探者號最后撞月沒有獲得預期結果,但科學家們不肯就此罷休,將會繼續揭示月球水冰之謎。(來源:中國探月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