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新華網莫斯科2007年9月13日電(記者董愛波)俄羅斯航天署署長阿納托利·佩爾米諾夫不久前公布了俄羅斯未來的探月計劃,其中包括實現宇航員登月、建造月球永久基地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復蘇,俄將在新一輪探月熱潮中力爭占有一席之地。
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入了近地軌道,掀開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序幕,蘇聯也成為世界領先的航天大國。
月球曾是蘇聯探索太空的一個重點。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蘇聯共向月球發射了32個探測器,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在航天領域難以再現昔日的輝煌,月球探測計劃一度被擱置。進入21世紀后,隨著歐盟、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公布探月計劃,俄羅斯重拾夢想,決意要在新一輪探月熱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根據佩爾米諾夫今年8月公布的俄羅斯2040年前的太空計劃,俄計劃在2025年前實現宇航員登月,于2027年至2032年間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在2035年后開始載人火星之旅。佩爾米諾夫說,俄羅斯需要研制出新的飛船和發射系統。俄計劃在2015年前建成可多次重復使用的新型載人飛船。
“研制新的載人飛船,就需要研制新的運載火箭,并建設新的發射場,”佩爾米諾夫表示,“俄羅斯載人航天發射將不僅考慮使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還將考慮使用本國的發射場”。
據佩爾米諾夫介紹,俄羅斯還計劃在2016年至2025年之間建成新一代軌道空間站,屆時飛往月球和火星的航天器可以從空間站直接發射。為此,俄羅斯計劃將國際空間站的服役期限從2015年延長至2020年。
俄羅斯拉沃奇金科學生產集團總經理格奧爾基表示,俄羅斯探月計劃是一個開放的計劃,俄希望加強國際合作,以減少本國的資金壓力。(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