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英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2007年9月13日公布了其下設的空間探測工作組(SEWG)的一份報告,建議研究是否要制訂一項詳細的規劃以在2010年后開展載人航天飛行,并為近期任務訓練一支小型航天員隊伍。若決定研究、規劃和考慮設立宇航員隊伍和開展載人航天任務,不管是由本國獨立進行還是作為歐空局或美國航空航天局計劃的一部分,那都將是自航天時代50年前開始以來英國航天政策的一次重大改變,并將對該國航天經費產生重要影響。
英國目前是八國集團(G8)中唯一未參與載人航天的國家。目前該國的民用航天計劃每年花費約2億英鎊(4.06億美元)。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總預算在170億美元上下,其中花在宇航員和航天飛機計劃上的費用就高達約60億美元。
報告介紹了世界各航天局的規劃,包括正在由多家航天局開展的“全球探測戰略”工作,并評定了英國參與其中的機會和好處。報告探討了空間探測在科學、教育、商業和文化方面的廣泛效益,建議英國考慮參與“全球探測戰略”不載人和載人方面的工作。空間探測工作組主席克洛斯說:“我們建議英國開展準備性的載人航天活動,并進一步加強英國在無人探測領域的重要作用。”英國在歐空局旨在向火星發送漫游車和其它探測器的“曙光”計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大在無人探測領域的投入意味著該國有可能參與美國的探月項目,甚至還有可能參與中國、印度和日本的探月任務以及歐空局設想中的未來任務。“曙光”計劃明年有可能做出調整,以把無人月球探測項目也包括進來。
英國政府今年一直在對其航天政策進行評審,以期形成一項新的航天戰略。新政策將在不久后公布。該國于上世紀50年代就拒絕從事載人航天活動,60年代末砍掉了其火箭計劃,1971年進行了其首次、也是最后一次衛星發射。盡管隨后各屆政府都堅持這一政策,不過仍有4名英國人進入了太空。但其中除由一家銀行挑選的女宇航員沙曼外,其余3人都具有美國公民身份。(來源:中國探月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