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滲透者”月球探測器
(預計發射時間)2012年前后
特色標簽:龐大——一次發射13個探測器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計劃在2012年進行蘇聯解體后的首次探月發射,將名為“滲透者”的探測器送上月球,以獲得關于月球地質的第一手資料。
在該計劃中,俄羅斯采用了一種無人飛船,由母船及其攜帶的三種型號的13個“滲透者”探測器組成,其中包括10個高速探測器,2個低速探測器和1個極地站探測器。它們將飛抵月球的不同區域,構成一個探測網絡。高速探測器和低速探測器上攜帶有地震監測儀,它們采集到的數據對于了解月球的起源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極地站上裝有質量光譜儀和中子光譜儀,用于尋找水的痕跡。母船將始終駐留在月球的極軌道上,探測器發出的信號將傳送回地球。
德國月球軌道探測器
(預計發射時間)2013年
特色標簽:輕巧——主衛星重500公斤
航空技術曾領先全球的德國也將從月球起步重拾太空強國夢。德國宇航中心探月項目負責人今年3月表示,德國計劃“繞開”歐洲航天局,獨自在2013年前后發射一個攜帶高分辨率攝像頭的月球軌道探測器。它將環繞月球運行4年,為制作世界上第一張詳細的月球地圖收集資料。
據悉,這個月球軌道探測器主衛星重500公斤,次衛星只有150公斤重。主衛星攜帶一個微波雷達,可“窺探”月球表面下幾百米的深度,這就可以協助科學家搞清楚月球上的巖石和微粒分布。完成這一項目后,德國還計劃在2020年前發射能夠對月球土壤取樣的無人探測器。
相關鏈接:化學火箭和電火箭
化學火箭是靠化學燃料工作的,即火箭發動機把推進劑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經過噴管的氣動熱力加速,再轉化為噴射燃氣流的動能產生推力。而電火箭利用新型太陽能離子發動機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通過電能電離惰性氣體原子,產生高速的離子流作為推動力。它利用燃料的效率比普通化學燃料發動機高10倍。
前者的優點是可按需要及時提供推力和加速度,探測器飛行時間較短。缺點是推進劑耗量大,要帶足夠的量,效率不如太陽能電火箭高。如果追求速度和縮短時間,宜用化學火箭,如果想減小重量和長時間飛行,宜用太陽能電火箭。在歐洲“智能1號”之前的月球探測器和我國即將發射的“嫦娥一號”都依靠化學火箭推進。“智能1號”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太陽能“電火箭”作為主要推進系統進行遠距離飛行的航天器。(康娟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