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描繪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為我們繼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大精神,本報開設“學習十七大精神貫徹十七大精神”專欄,陸續刊發一批重點理論文章。今天發表的是劉云山同志的文章:《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10月15日,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學習十七大精神貫徹十七大精神)——劉云山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突出強調了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極端重要性,對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全面部署。這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對當今時代發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發展方位的科學把握,體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覺。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中央部署,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有力措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一、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大潮,面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文化發展的要求,面對社會文化生活多樣活躍的態勢,如何進一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重要支撐。人類社會發展史既是人類生命繁衍、財富創造的物質文明發展史,更是人類文化積累、文明傳承的精神文明發展史。一個民族的文化,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綿延不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強烈的文化認同。古往今來,每一個偉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個現代國家都把文化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深深熔鑄在民族的血脈之中,始終是民族生存發展和國家繁榮振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2. 文化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江澤民同志指出:“綜合國力,主要是經濟實力、技術實力,這種物質力量是基礎,但也離不開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斷加深,與科學技術的結合更加緊密,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文化已經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擁有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計壯大本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我國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在新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維護國家發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須高揚自己的文化理想,盡快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文化優勢。
3. 文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已經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標志。文化的進步反映著社會的文明進步,文化的發展推動著人的全面發展。我們所要實現的現代化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發展的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既需要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也需要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現在,人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全社會求知求樂求美的愿望更加強烈。與之相比,我國文化發展的總體水平還不高,同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適應。這就迫切要求我們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文化建設力度,加快文化發展步伐,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總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舉措,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們一定要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覺、更加主動”的要求,順應時代和實踐的發展,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更深刻的認識、更開闊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強文化建設,營造社會主義文化百花盛開、姹紫嫣紅、健康向上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