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前不久,一條寬約12米,長約400米的道路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正式交付使用。這條耗資22.4萬美元的道路由中國一家在非私人公司出資建造,它的建成不但方便了這家中國公司的車輛出入,也為當地居民的出行帶來便利,被當地政府命名為“北京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公司還將幫助當地居民解決飲水等問題。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我國承諾的對非經貿八項舉措中涉及南非的各項措施正在緊張而有序地落實中,部分舉措的實施已使南非各界、各領域顯著獲益。這是中鋼集團與南非薩曼可鉻業公司聯合組建的圖巴茲鉻業公司鉻鐵冶煉廠經理約翰·博塔(左)在向公司總經理南鳳志介紹生產情況(6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孫聞 攝

隨著中非合作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到非洲發展。它們在尋求商業利益的同時也為所在社區做一些惠及民眾的事情,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的好評,企業在友好的社區環境中得以持續發展。
中國有色集團下屬的非洲礦業公司是一家在贊比亞開采銅礦的企業。該公司非常重視與當地社會建立良好關系,近兩年來開展了多項公益活動。公司綜合部經理徐瑞勇介紹說,今年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公司安排了約70萬美元預算,用于翻修謙比希礦山鎮的一條道路和礦山醫院房舍,在周邊的3個市鎮建造4個公交車候車亭,并捐贈3套社區群眾體育鍛煉設施。公司還積極響應慈善募捐活動,參與世界環境日、艾滋病日等紀念日活動并給予贊助。
在蘇丹開展業務的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始終把從事公益事業、造福當地人民視為在蘇丹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公司主要在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三個方面為當地百姓辦實事,例如出資修建醫院、學校,打水井、鋪設飲用水供水管道和架橋等。據不完全統計,自1999年以來,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在蘇丹參與的各項公益事業的受益群眾已經超過150萬人,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和增加就業機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使館組織的一些慈善活動也得到在非洲的中國企業的大力支持。在了解到肯尼亞希望派代表團赴華參加上海特奧會但缺乏經費的情況后,今年6月20日,中國駐肯尼亞使館舉辦了一個慈善募捐晚會,受到了在肯中資機構和華僑華人的積極響應,當晚募集了3萬多美元,終于使肯代表團得以成行。肯尼亞各界對此好評如潮。
如今,中國企業越來越意識到在非洲從事公益活動的重要性。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在談及由他設立的基金為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捐款一事時說,中國企業在非洲發展離不開當地社會和人民的支持,企業不能僅僅到這里來賺錢,還應該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中國與非洲有著傳統的深厚友誼,新時期的中非關系正在朝著多領域、深層次、互惠共贏的方向發展。中國企業在推動中非關系發展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來源:新華社內羅畢11月5日電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