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2005年11月22日在北京發布了我國首部《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報告指出,我國100個上網的青少年中有13個上網成癮。除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外,還有大約13%的青少年存在網癮傾向。而網癮青少年中,未成年網癮者比例最高。報告同時顯示上網成癮的群體以男性為主,網癮群體上網目的以玩網絡游戲為主。從網癮群體的區域分布分析,其比例高低與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水平無明顯關系。
專家、學者將以這份報告為基礎,分析網癮成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網絡成癮少年自殺父母起訴網游開發商


網絡成癮危害很大,天津市13歲少年張瀟藝就因沉迷于網絡游戲,導致意外死亡。幾天前,他的父母向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起訴狀,要求游戲軟件開發商對張瀟藝的死承擔法律責任。
2004年12月27日早上,13歲少年張瀟藝獨自登上24層的高樓,從樓頂墜落。張瀟藝留下了4封遺書和近八萬字的網游筆記,其中有三封遺書是寫給網游中的人物.
事發后,小張常去的網吧由于違法營業被責令停業。根據張瀟藝的遺物,他的父母認為游戲開發商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張瀟藝父親:為了挽救很多很多小孩,站出來說網絡容易讓你受害上當,容易引起悲劇發生。
張瀟藝的訴訟代理人張春良認為網游產品上沒有明確的標注,容易導致對青少年更多的傷害。
張春良張瀟藝的訴訟代理人:魔獸爭霸這款游戲,在世界上其他國家銷售,都已經注明了,13歲以下的兒童不能玩這款游戲。而在中國的包裝盒上就沒有這個標識。
對于這次起訴,網游開發商有他們的看法。
電話采訪某網游開發公司公司副總裁:網游只是一方面是一種休閑娛樂方式,如果把所有的這一點歸結到網游身上,我們覺得這也是不公平。
張瀟藝的死到底該由誰來承擔責任目前還沒有結果。不過專家指出青少年網游成癮問題僅僅靠限制網游開發商也是不夠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劉俊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教授:首先我覺得我們的主管部門要調整我們現在的監管制度,對于不同的游戲軟件,要按照他的受眾不同年齡段予以分類。第二對于我們的游戲軟件開發商,開發的一些不法的游戲軟件,應當引入公眾的監督程序,每個公民包括少兒的家長門,都可以向主管部門提出異議。
青少年戒除網癮溝通是關鍵
在公布的《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中也指出,家長、老師等加強和青少年的溝通對于預防或戒除青少年網癮有重要作用。
現在從事IT工作的小王,過去是個很嚴重的網癮患者,他曾經整整一個星期不睡覺,只顧坐在電腦前玩游戲。要是一段時間不上網,他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也因為沉迷于網絡,他變得不愛與外界接觸。
學生:(要是不能上網)我想去砸玻璃,想用拳頭去發泄自己。
小王告訴記者,高中畢業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西安的一所名校。來到西安后接觸的所有的人和事物都要重新認識,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于是他借助了網絡這個空間。
【同期】
(當時)消沉得很,沒有一點上進心。那時候很容易做的事就是玩游戲。
目前,已經有很多家長認識到了和孩子溝通的重要性,在北京、上海一些城市,網癮青少年家長們自發組織了一些家長交流中心。許多家長就是通過這個交流中心幫助他的孩子走出了網癮的陰影。
華東師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 特聘教授 陶宏開:孩子成長是多方面的,網癮絕對不是孩子的唯一問題,只不過是目前比較突出的表現,我們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做人的問題。(來源:CCTV.com[新聞30分]消息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