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誕節將至,在美國紐約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貨等名店,隨處可見中國制造的商品。新華社記者 侯俊 攝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洛杉磯時報》12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不容被戲弄,原文編譯如下:
在北京的紅橋玩具市場內, “巴拉克·奧巴馬”這個名字并不好讀,實際上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誰。但當人們聽了他的言論后,他們有了反擊他的話。
這位美國參議員于上周建議禁止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玩具。據統計,中國去年出口了178億美元的玩具,其中37%到了美國。但最近幾個月,一系列中國問題產品被曝光,玩具成為安全憂慮的一個主要來源。然而,任何威脅中國經濟來源和民族自豪感的事情,都會不出所料地(使中國人)火氣上升。
“美國人之所以對我們挑剔不已,是因為我們的經濟表現良好并即將舉辦奧運會,”圣誕前夜正在紅橋市場賣玩具的35歲的陳雪花(音)說。陳來自廣東,那里是現實生活中圣誕老人的加工廠和中國的制造業中心。在農村家庭長大的陳在兒時沒有玩具。在她看來,中國的玩具是對所有人的恩惠,為中國帶來財富的同時,也為全世界的孩子傳播快樂。“中國孩子喜愛這些玩具,外國孩子也喜愛這些玩具。有什么問題嗎?”陳愛不釋手地撥弄著一件有“中國制造”商標的藍色塑料玩具。
盡管圣誕節在中國并不像在美國那樣是零售狂歡,但中國店主們正在模仿西方傳統,市場里一片繁忙景象。店主們的觀點可最好地歸結為:如果這些玩具對我們的孩子來說已經足夠好,那么對你們的孩子也應如此。
“高質量和低價格不可兼得,這不是必然的嗎?”在美國受過教育的36歲的李琛芝(音)正帶著5歲的女兒一起購物,“中國的玩具當然不會有同樣的安全標準。”
尤其是對于沒享受過當今兒童所擁有的特權的老一輩中國人來說,如果外國人不是狂妄自大,那么他們對玩具質量的癡迷真的是莫名其妙。“美國人正在對莫須有的事情大驚小怪,”46歲的金堅(音)說,他兒時用胡桃殼為自己制作玩具。
奧巴馬的言論還在“天涯論壇”上激起一片刺耳的反對聲。有留言者寫道,“這是對中國的侮辱”。相比之下,中國外交部要客氣一些,但態度同樣強硬,稱奧巴馬關于玩具的聲明是“不客觀、不理智和不公平的。”
作為回應,中國政府正引入新的玩具質量認證體系。在廣東,政府已對玩具工廠進行了一系列聲勢浩大的檢查,并吊銷了700多家存在質量問題的工廠的出口執照。為打消公眾疑慮,媒體幾乎每天都在刊發關于中國玩具質量和監管取得積極進展的事例。
中國媒體引述的數據表明,與去年同期相比,2007年前三季度中國玩具出口量上升13%。然而,在訂單簽訂和消費者購買之間有很長的時間間隔。今年圣誕節期間的出口訂單早在中國產品充斥報紙頭版前的很長時間就已確定了。在今年10月的廣交會期間,玩具制造商們就抱怨明年圣誕節的訂單已經減少了。(作者芭芭拉·戴米克,王會聰譯)
(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