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歲尾年初,中國首都北京異常繁忙,從日本首相福田、法國總統薩科齊,到印度總理辛格、英國首相布朗,諸多大國政府首腦接踵訪華,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除此之外,年初的中國外交還書寫了若干“精彩之筆”。元月伊始,外交部長楊潔篪遍訪南非、剛果(金)、布隆迪、埃塞俄比亞、非盟委員會等;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率團參加第五次中美戰略對話;芬蘭、越南副總理到京,伊朗、緬甸、韓國特使到京,而中國特使外交部副部長王毅也抵首爾拜會了韓國當選總統李明博。
2008中國外交的大幕己經拉開,名角登場,精彩熱鬧,上演了一場多彩的“開年大戲”。如何看待當前的中國外交,有幾個角度值得關注。
首先是中國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經過近6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的重要經濟體之一。伴隨著國力的強盛,中國的國際地位得以空前提高,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在許多重要的國際場合和國際會議上,都能聽到中國的聲音。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能認識到這一點,都愿意和中國發展外交等各方面關系。
其次,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的發展又是世界各國的重大發展機遇。進入21世紀,中國實現了連續五年國民經濟增長率超過10%,其中2007年增長率達11.4%,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逐年提高。有經濟學家預計,200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將上升到第一位。顯然,與中國保持和加強經貿聯系,將會是世界各國的重大的發展機遇。
再者,中國愈來愈成為外交大國,外交事務劇增,外交影響力增加。中國目前己與世界上近170個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作為外交大國,中國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世界上的重大國際問題都需要中國的參與,有關地區熱點問題的處理和解決需要中國發揮作用,中國和世界各國之間的外交事務劇增,其結果自然是在中國外交舞臺上的角色增多。2008年元月短短幾天,中國就接待了伊朗、緬甸、韓國三國政府特使。我國特使也前往有關國家執行特殊使命。
還有一點就是中國的外交理念被世界廣泛認可,國家形象得到改善。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展現給世界的是維護和平、促進世界共同繁榮和進步的正面國家形象。中國政府多次表明,中國將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將高舉和平、合作、發展的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中國將始終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的發展,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關系。上述外交理念符合世界進步的潮流,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因而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也影響到世界各國的對華政策和態度。
從2008年中國外交的“開年大戲”中,也可以看出今年的外交走勢。
中國外交將“好戲連臺”。2008年將是不平凡的一年:3月召開的第十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組建新一屆中央政府。4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十年之后對日本的首次訪問。8月和9月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將在北京舉行,現在己確定將與會觀摩的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近七十位,其間有相當一部分外國領導人將對我國進行訪問。
中國的發展要求中國外交多作貢獻。現在的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關系己經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國際國內的聯系相當密切,其中經濟因素更加突出。這一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給對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進入新世紀之后,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處理國際上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平等協商、合作、交流、尋找利益共同點,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這就要求中國外交要為經濟服務,為中國發展服務多作貢獻。
中國外交要為祖國統一事業服務。2008年,由于臺灣地區選舉,“臺獨勢力”活動猖獗。因此,中國政府和人民反臺獨斗爭、應對重大事變任務艱巨。中國外交要為反分裂而戰斗。在年初的外交活動中,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明確表明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臺灣獨立的外交立場,同時對臺“入聯公投”表示“反對”或“不支持”。可以預計,2008年外交舞臺上反臺獨的斗爭不會有絲毫松懈。
在中國和某些國家關系中出現了超越歷史“向前看”的積極態勢。在中國外交“開年大戲”中,兩個重要鄰國——日本和印度的首相、總理先后訪華,均取得重要成果。中日、中印關系中都有長期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但在訪問中,各方都表示了超越歷史“向前看”的積極態度。如日本首相表示要正確對待歷史問題,不參拜“靖國神社”。中印兩國總理都表示要超越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發展雙邊關系。1月22日,去年關系出現麻煩的中德兩國也實現了外長會晤,并表示要以“向前看”的積極態度發展兩國關系。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主任 張歷歷)(來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