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路透社26日報道,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讓中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所冒的風險要比1980年讓蘇聯主辦小。這位87歲的前國際奧委會主席周二接受西班牙體育日報《紀錄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進行了引人注目的改革。”
國際體育官員寄厚望
薩馬蘭奇說,“1980年讓莫斯科舉辦奧運會的風險更大。中國已經對外開放,而且進行大幅度的改革。”
前奧委會總干事、現任奧委會法律顧問的弗朗索瓦·卡拉爾對英國廣播公司說,如果中國沒有贏得奧運會主辦權,那它就不會成為世人矚目的中心。
卡拉爾還說,他認為奧斯卡獎得主、美國著名電影導演斯皮爾伯格宣布不再擔任藝術顧問是個錯誤的決定。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27日報道,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干事弗朗索瓦·卡拉爾敦促觀察家耐心等待中國在人權狀況上的改善,并指出,人口居世界第一的中國有特別之處。
卡拉爾說:“我并不擔心這個問題。表達反對意見的人有自己的目的和擔憂,我對此表示完全尊重。但我仍然認為他們是錯的。”
據路透社27日報道,美國奧委會發言人達里爾·塞貝爾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美國隊預計北京的空氣質量能達到“適合體育健將進行比賽的安全標準”。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日前也說,環境挑戰對奧運會來說并不是個新問題,雅典、漢城和洛杉磯都曾在奧運會前處理了環境問題。
西方政要直言反抵制
據美聯社26日報道,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國務卿賴斯今天表示,美方反對一些人將北京奧運會政治化,并說布什總統及其家人期待出席奧運會開幕式。
據香港《新報》2月26日報道,英國外交大臣米利班德昨日展開他首次訪華行程,香港是首站。在記者會上,米利班德就斯皮爾伯格辭去北京奧運會顧問職務一事指出,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不能單靠中國解決,需全世界攜手合作,應在國際層面提供協助。他表示英國將會全力參與北京奧運,英國首相布朗到時亦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禮。
另外,米利班德指世界各國對中國的發展和影響力充滿興趣,對中國內部發展及對外的國際關系有所期望。他又指中國人權和法治等問題不應該與奧運混為一談。他表示北京舉辦奧運可令世界看到中國的轉變,同時是為中國的成就而慶祝的機會。
據美聯社25日報道,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25日說,因達爾富爾問題而呼吁抵制奧運會是不明智的。他說,這將損害與北京建立關系的努力。
曼德爾森駁斥了一些活動分子要求抵制北京奧運會贊助公司、以迫使中國政府利用其對蘇丹的影響力來結束蘇丹西部達爾富爾地區流血事件的呼吁。
他對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說:“我的確已注意到,在斯皮爾伯格決定辭職后,在中國媒體上,以及在中國人士之間,關于達爾富爾問題的討論比以前多了。”
他說:“但我希望,這不會導致人們鼓勵采取任何等同于抵制北京奧運會的舉動。我認為這樣做是不明智和不相稱的,會起到反作用。”
中國積極舉措見成效
據《香港經濟日報》2月27日報道,美國國務卿賴斯昨訪華,中國表示愿意同美方進行各個領域的接觸,包括恢復雙方中斷近4年的人權對話。
分析指出,在奧運前夕,中國主動表示愿意與美國恢復人權對話,顯示奧運會對中國意義重大,中國不惜調動最大的資源力保北京奧運能順利進行。
劉貴今的這些表示及其最近一系列外訪行動,正被西方解讀為中國在好萊塢導演斯皮爾伯格因中國在蘇丹問題上的立場而辭去北京奧運藝術顧問后,愿意與西方展開較為良性的互動。
據美聯社26日報道,就在中國準備舉辦今年夏季的奧運會之際,這個曾經閉關鎖國的國家已經開始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并且也開始在國內奉行開放政策。
美國國務卿賴斯說,這是好消息。
不管進行這種改變出于何種動機,布什政府認為,在朝鮮和蘇丹等問題上,中國正在采取自己認為比較負責的態度,從孤立走向了接觸。隨著奧運會把全世界審視的目光引向中國,這個國家會不遺余力地改善自己的形象。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