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和諧世界”是什么,如何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外交和國際關系學界熱議的話題。繼約請外交部長楊潔篪及多位外交高官發表高見之后,本刊再約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王毅闡述自己的看法。——編者手記
面對大調整、大變革的世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明確了與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長遠目標。這一理念和目標的提出,從根本上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今后走向的普遍關切,從根本上回擊了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從根本上回答了人類希望有一個怎樣的世界,以及怎樣構筑這樣的世界這些中國和國際社會所共同面對的重大命題。
如何理解和諧世界理念
首先,和諧世界理念與我們的外交基本理念一脈相承。中國外交的根基是獨立自主以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諧世界的提法來源于這一根基,同時又在此根基上有所發展。和諧世界要求各個國家、各種制度和各種文明之間不僅僅是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井水不犯河水,還進一步發展為和諧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等一些新的內涵。換句話說,增加了各類國家和各種力量之間積極互動的新要素。從和平共處到和諧共存,體現了中國外交理念既與時俱進,又一脈相承。
第二,和諧世界理念是迄今我們提出的外交戰略思想的重要延伸。建國以來,尤其是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根據不同時期所處的國際環境,以及維護我們根本利益的需要,相繼提出了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解決和平與發展兩大課題、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提倡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戰略思想。和諧世界理念是在此基礎上的延伸。我認為,這一理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鮮明的時代特征,也涵蓋了更多的普世價值,體現了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在國際關系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的精神。這就使和諧世界理念能夠獲得外界更多的共識和共鳴,也能夠得到國際社會更多的認可和支持。
第三,和諧世界理念傳承了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深厚底蘊。中國文化或者東方文明的精髓之一,就是重視和提倡“和”這個概念。和諧世界發出的第一個強烈信息,就是“和”。所以說,以“和”為核心的理念,以及今后可能由此而逐漸發展完善的一個理論體系,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國際關系理論數百年來的權威學說。和諧世界理念不僅使東方的優秀文化傳統具有了現代化意義,也將為我們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國際關系理論開辟道路。
第四,和諧世界理念初步勾畫了有中國特色的新世界觀體系。黨的十七大報告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五個方面闡述了和諧世界的基本要素,從而使和諧世界的理念實際上涵蓋了我們迄今陸續提出的新秩序觀、新安全觀、新文明觀以及新環境觀,盡管還只是一個框架,但是否可以說初步形成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世界觀。
第五,和諧世界理念全面啟動了中國建設軟實力的進程。任何一個世界強國地位的確立,不僅僅需要硬實力,也需要具備相應的軟實力。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要下氣力進一步增強軟實力的新階段,或者說到了一個下力氣來發掘我們軟實力巨大潛力的新階段。和諧世界理念提出之后,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眾理解和接受,這本身就反映了我們的影響力、感召力在不斷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