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阿拉木圖(Alma-Ata)是北京奧運(搜吧)會火炬傳遞的第一站,北京奧運會火炬將于2008年4月1日抵達該地,傳遞活動于4月2日進行,這是歷史上奧運會火炬首次經阿拉木圖傳遞。在別人眼中,阿拉木圖是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城市。讓我們用文字帶領您去領略那里的獨特魅力。
“蘋果之城”
在哈薩克語中,阿拉木圖就是“盛產蘋果的地方”或“蘋果城”的意思。因此,阿拉木圖有“蘋果之城”的美譽。
阿拉木圖歷史悠久,古代中國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就經過這里。阿拉木圖市是哈薩克斯坦前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阿拉木圖州首府。它位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脈北麓,海拔650-950米。人口114萬(1995年)。居民中以俄羅斯人居多,其次是哈薩克、烏克蘭、韃靼、維吾爾等族。阿拉木圖市原屬中國,1854年被沙俄侵占,曾名韋爾內。1867年成為土耳其斯坦—總督轄區的行政中心。因盛產蘋果于1921年改稱今名(哈薩克語意為“蘋果城”)。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后,它成為獨立的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首都。由于阿拉木圖地處邊疆地區,城市擴展余地有限,1994年哈薩克斯坦決定遷都。1997年12月10日,阿拉木圖由昔日的首都變成一個直轄市。
金融文化中心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的金融和文化中心。近些年來,哈薩克斯坦經濟的快速發展又讓阿拉木圖迎來黃金發展期,一座座現代化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讓人心動的是阿拉木圖在追趕現代化的同時,拒絕了污染和煙囪,排斥了大都市的喧囂和浮躁,到處呈現出和諧寧靜的氣氛。阿拉木圖市在哈金融服務領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全國幾乎所有商業銀行的總部、大部分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公司、中央銀行、證券交易所都設在該市。按照市政當局的發展規劃,阿拉木圖要按國際標準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和商務中心,建成最具便利條件的商業城市,同時也是理想、安全的休閑城市。
市內設有15所高等院校,還有科學院、博物館、歌劇院、文化館、圖書館、植物園、體育場和展覽館,以及現代化的旅游賓館等,這些建筑物把哈薩克斯坦的民族風格與現代化美學融為一體。市內的東正教大教堂是世界現存的第二高木結構建筑。
綠色覆蓋率
阿拉木圖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綠色覆蓋率超過70%的城市之一,這里風景秀麗,氣候溫和。市內公園和果園星羅棋布,大、小阿爾馬廷卡河傍城而過,而郊外還有大片大片的綠地和防護林。春夏秋三季,無論你駐足于哪一片住宅區,都是綠樹環抱,林木蒼翠。能擁有如此優美的自然環境,并非完全是大自然的恩賜。人們常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造就綠都,需要有多么超前的綠化意識。是市民們年復一年,一代接一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締造了綠色文明。阿拉木圖人深受綠都的恩惠,人們依靠這里優美的自然環境發展旅游業,為社會創造財富,同時,市民們又十分關愛自己的家園,懂得珍視綠色文明,精心呵護城市的一草一木。公園和林地統一管理,沒有人可以私自砍伐一棵樹木,未經允許任何人都不得在綠地搭建房屋。
歷史氣息彌漫整座城
阿拉木圖是一座崇敬歷史名人的城市。市內眾多的名人雕像、名人紀念碑、名人故居或以名人命名的街道廣場,不僅給城市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帶來了濃郁的文化氣息,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和歷史名人相伴,好像生活在他們中間。在阿拉木圖眾多公園中,有各式各樣的紀念碑,紀念碑上鐫刻著被紀念者的淺浮雕頭像、名字和生卒年月。位于市中心的28烈士公園,石碑上鐫刻著28位在二戰中第一批陣亡的哈薩克斯坦英雄的名字和生卒年月,長明火前四季鮮花不斷。
體育
阿拉木圖市是國家最大的體育中心,有5座體育場,麥迪奧高山滑冰場,這里經常舉辦各類滑冰比賽,而欽布拉克高山滑雪場更是吸引了世界一流的滑雪健將,有許多運動員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獲獎者在阿拉木圖市訓練和工作。當地人最喜歡的還是到著名的“麥迪奧”高山滑雪場游玩,那里具備完備的訓練設施,曾是前蘇聯國家冰雪運動隊的重要訓練基地。(來源:騰訊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