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北京奧運圣火14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進行了境外第九站的傳遞,數萬名當地居民頂著炎炎烈日夾道歡迎奧運圣火首次造訪中東海灣地區。火炬接力自始至終運轉順暢無礙。
傳遞活動于當地時間17時左右開始,起跑儀式在陳列“蘇哈爾號”仿古木制帆船的布斯坦宮飯店環島舉行。1200年前,一位阿拉伯航海家駕駛“蘇哈爾號”歷盡千辛萬苦到達中國廣州。起跑儀式前這艘“蘇哈爾號”木船正是按那艘老“蘇哈爾號”仿制,在阿曼蘇丹卡布斯的命令下建造的。因此,奧運圣火在見證兩國人民友誼的“蘇哈爾號”旁開始傳遞,具有特別意義。
第一棒火炬手是蘇丹卡布斯的顧問希哈巴·本·塔里卡。他莊嚴肅穆地高擎火炬慢跑,圍觀人群迸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他起跑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非常高興阿曼運動員能參加這次奧運火炬傳遞,更為馬斯喀特能成為中東唯一一個火炬傳遞城市感到自豪。奧運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節日,將促進不同民族的交流。奧運精神能統一全世界人民對友好、和平的價值觀,拉近不同民族之間的距離。”
起跑20分鐘后,圣火來到馬斯喀特老城。老城位于馬斯喀特市東部,依山傍海。當地山勢與海水相映,蔚為壯觀。當火炬穿越老城時,上百名小姑娘身穿阿拉伯傳統服裝,手揮各色旗幟站在街道兩旁,歡呼著迎接圣火的到來。
當地時間17時50分,日落西山,天色漸暗,愈加明亮的圣火通過著名的馬斯喀特門——一座中世紀的城門。圣火隨后西行大約一公里,穿越一個山口,來到馬托拉集市。集市已有千年歷史,現在仍保留著古老的風貌,充滿濃郁的阿拉伯風情。圣火運行團隊在附近的海邊進行了短暫休息。
當地時間18時40分,馬斯喀特已是夜色茫茫,傳遞重新開始。這是北京奧運圣火第一次進行夜間傳遞。常年炎熱的馬斯喀特晚間最為熱鬧,大街上人群更加稠密。熱情的阿拉伯青年身穿白色長袍、腳著拖鞋跟隨奔跑,場面甚是壯觀。大街旁邊,一群華人華僑、阿拉伯人和在當地居住的印度人拉起一個長長的橫幅,上寫北京奧運會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有些當地人不斷向運行車隊豎起大拇指,高喊:“好運,中國!”
完美的傳遞讓北京奧組委火炬接力中心發言人曲瑩璞非常滿意。他說:“當地組委會工作出色。盡管天氣炎熱,我們團隊尊重當地習俗,無論男女全都穿上長衣長褲,這也體現了互相尊重的奧林匹克精神。”
當地時間20時30分,經過80名火炬手長達3小時30分、大約20公里的手手傳遞,最后一名火炬手跑進慶典儀式現場。所有火炬手中包括12名女性和8名中國人。
慶典現場燃放了美麗的煙火,慶祝傳遞取得圓滿成功。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運行團隊總指揮、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劉敬民說:“中阿交流往來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公元8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就把我們兩國人民聯系在一起。這艘古船(“蘇哈爾”號)不僅促進了古代中國同阿曼之間的商業往來,而且也成了兩國傳統友誼的象征。”
他接著說:“我們衷心地希望,此次奧林匹克圣火的‘和諧之旅’能夠成為兩國人民友誼的新見證。”
北京奧運圣火將于當地時間15日飛往下一個傳遞城市——伊斯蘭堡。16日,北京奧運火炬接力將在那里進行境外第十站的傳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