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4月14日下午,美國中部城市芝加哥希爾頓酒店的媒體大廳內,三面巨大的電視墻上反復播放著美國運動員的簡況,一串數字滾動顯示著距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間是:115天10小時40分1秒。正中的電視墻兩側懸掛著美國奧委會標志,標志下方寫著“北京08”的字樣。作為美國2008年奧運代表團媒體高峰會的中心內容,即將參加美國奧運代表團選拔賽的美國運動員們輪番上臺,接受臺下幾百名各國記者的提問。
某些媒體的提問顯得乏味而且別有企圖,但運動員們用響亮的回答表達了他們對北京奧運會的期待。《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問去年世錦賽體操全能冠軍肖恩·約翰遜:人們都在批評北京奧運會,你們會在場外做點什么嗎?肖恩·約翰遜說:為了2008年奧運,可以說我們付出了10多年的努力和艱辛。確實有許多人對北京奧運有這樣那樣的批評,但體育就是體育,運動員解決不了政治問題。對我們來說,就是專心致志進行訓練,在北京奧運會上實現自己的夢想。約翰遜今年才16歲,去年她第一次參加世錦賽就連奪團體、全能、自由操三枚金牌,成為美國女子體操隊的頂梁柱。 她說奧運會上中國體操隊將是她們最強大的對手,熱情的中國觀眾也會對她們的發揮造成一定壓力。“但是我們充滿自信,我們要在中國的賽場上好好展現自己,發揮出最高水平。”
《華盛頓郵報》記者以同樣的問題又問雅典奧運會6枚金牌得主、美國游泳健將菲爾普斯。菲爾普斯說:這些年我一直在關注奧運會,參與奧運會。我覺得奧運會的美妙之處就在于,讓全世界人都聚到一起,心情愉快地展開競爭,平等地相互交流。我去過幾次中國,我看到許多中國人臉上都露著幸福的笑容,我的心也隨著他們一起顫動,我覺得這就是奧運的魅力,“我將激動地參加北京奧運會”。說著說著,菲爾普斯揚起了頭,嘴角也露出微笑。似乎感覺答案不合心意,《今日美國》報的記者窮追不舍地問:你覺得美國運動員在達爾富爾問題上該站在什么立場?菲爾普斯攤了攤手說,要回答你這個問題,我還是剛才那些話。我還是兒童的時候就有當一名奧林匹克選手的夢想。我們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我想每個運動員都在期待奧運會。
上屆奧運會冠軍、美國女壘運動員杰西卡·門多薩也遭到了某些媒體的類似“盤問”。門多薩說,作為運動員,她們愿意努力,讓世界更多人了解和關心非洲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但是在奧運會上,她們的主要目標是奪取金牌。況且在奧運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們相聚一起,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棒的交流機會。她期待著有一天走進運動員就餐大廳,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運動員們邊喝咖啡邊聊天。女壘運動員戴安娜·洛佩茲則澄清了《洛杉磯時報》記者的懷疑,她說她們絲毫不擔心中國的空氣質量,因為2006年時她們就去過那里,情況很正常。
在團體提問結束后,前世界冠軍、體操運動員柳金向本報記者表示,某些人說要抵制北京奧運會,我希望他們聽聽我們運動員的想法,抵制奧運會是破壞我們的夢想。美國體操運動員莎曼莎說,中國籍主教練對她們的訓練和生活非常關心,合作很愉快。雖然自己從沒去過中國,但通過教練介紹和自己了解,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北京奧運會將會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奧運會。我非常希望去中國,“常常晚上興奮地睡不著覺”。我的家人、朋友都要去北京看我比賽。莎曼莎說,現在她要全力備戰,等奧運比賽結束了一定抽時間去長城、故宮玩。2006年摔跤世錦賽銅牌得主林賽指出,他去過上海和廣州,清楚知道中國的情況,中國的空氣和食品質量根本不存在某些人說的那些問題。他將努力備戰奧運選拔賽,爭取參加北京奧運會。
“奧運精神代表著個人奮斗、團隊合作和世界和平”,美國女足運動員海瑟—奧萊利說,她對最近火炬傳遞過程中的示威活動感到失望,強調需要保護奧運會的象征和歷史。她表示,美國運動員們將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發揚奧運精神。海瑟—奧萊利的話在兩屆世界自行車賽冠軍莎拉·哈默那里獲得了共鳴。哈默曾一度淡出體壇,2004年她在觀看雅典奧運會比賽時,選手們在賽場拼搏的場景激發了她對人生的感悟,決定重返體壇。她說:“我以前參加自行車運動是為了比賽,現在是因為熱愛這項運動。它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哈默說,她已經展開了“單調而有趣”的訓練,期待到北京奧運會上取得佳績。(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