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圣火采集和周游世界的傳遞,時值中國西藏拉薩發生“3,14”事件及其由此引起的西方輿論燥熱。所以,從奧林匹亞圣火采集儀式中受到“藏獨”分子及其支持者的騷擾,到倫敦、巴黎、舊金山等地火炬傳遞過程中連續發生的沖擊火炬事件,一時間也成為中外媒體每日必報的熱點。
北京奧運會是在各國平等申辦、奧委會成員民主投票產生的結果,世界或者說國際社會民主的多數選擇了中國北京。奧運圣火的采集和傳遞,預示著人類文明歷史遺產和現實成就的又一次盛會拉開了序幕。她表明各國運動員將在圣火點燃之際,向全世界展現他們挑戰人類體能極限的能力,向全世界昭示不分種族、民族、宗教、語言、意識形態、社會制度進行平等競爭的精神。人類社會從中不僅得到是體育運動帶來的激情,而且得到是和平互動的理念。因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當今人類社會參與程度最廣泛、平等機制最健全、價值評估最公正的重大國際活動,是人類文化多樣性在統一規則下體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理想最充分的重大國際盛事。奧林匹克運動的項目來自各個國家、各個民族而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所有項目的競技標準和競賽規則為各國參賽選手所遵循,勝利者贏得世界的掌聲,失敗者受到世界的尊重,興奮劑、黑哨和交易受到懲罰和唾棄。競技者、裁判者、觀賞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全人類都希冀世界如同奧運會那樣無論國家大小、發達與否,無論運動員體貌如何、信仰怎樣,所有的參與者都平等、和平、理性地相處和交流。而圣火的點燃和在五大州的環繞傳遞正是傳送這些精神和價值的象征,圣火的傳遞將使奧運會的五環標志展示出交相輝映的斑斕色彩。
然而,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展史上,人們不會忘記那些影響、干擾和破壞奧運會的片段——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曾中斷了1916年(柏林)、1949年(東京)和1944年(倫敦)三次奧運會;而種族主義、納粹主義的陰云曾籠罩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恐怖主義的襲擊造成1970年慕尼黑奧運會的重大慘案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至今未破的爆炸案。當然,人們也不會忘記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火炬,先后在希臘傳遞中被傳遞者監守自盜、在西班牙傳遞中被搶劫,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火炬在澳洲傳遞中先后遭遇滅火器的侵擾和險些被搶劫者仍入大海的劣跡。這些事件,都是違背奧運會和平宗旨、玷污奧運會平等精神和破壞奧運會共同理想的行徑。時過境遷,在冷戰結束,世界呈現和平與發展的全球化時代,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及其火炬傳遞又遭到境外“藏獨”勢力及其支持者的干擾,而他們的表演則不斷為西方媒體運用造假、渲染、引導所鼓動。
在英國、法國、美國等一些高度發達的西方國家,奧運會圣火的傳遞不斷受到“藏獨”分子的沖擊和騷擾,滅火器、搶奪、阻攔、哄鬧,針對中國的敵對行為比比皆是。一些傳媒似乎對妖魔化、污名化中國情有獨鐘,它們對達賴集團策動的拉薩“3.14”嚴重暴力事件踐踏人權、危害社會的暴烈行徑視而不見,卻通過種種卑劣手段來不斷制造攻擊中國人權狀況的氛圍。它們對“藏獨”分子及其支持者破壞奧運火炬傳遞的違法行為毫無譴責,卻對中國傳送火炬、護衛火炬非難不斷。甚至一些政客也不斷參與其中,為“藏獨”勢力分裂中國的主張和行徑張目,發起抵制北京奧運會的種種動議和所謂決議。但是,這些破壞者、傳媒和政客等勢力似乎始終沒有意識到,對奧運會的干擾、破壞和所謂抵制,對抗的并不是中國而是世界,這些行徑是對奧運會民主機制的褻瀆,是對奧運會崇高精神的侮辱,是對奧運會承辦國的詆毀。作為任何一個主張和平、正義和公正的政治家、新聞工作者和普通人來說,如果承認奧林匹克精神的價值和奧運會的世界意義,那么就應該為維護奧運會的尊嚴和榮譽而努力,就應該對任何破壞、干擾奧運會既定程序的行徑加以譴責和抵制。那些將破壞火炬傳遞的“藏獨”人等視為維護人權者,而將保護圣火傳遞的護衛稱之為“暴徒”的人,是代表了和平還是對抗?正義還是邪惡?公正還是偏見?值得世人深思。
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受到了多數奧委會成員國的抵制,其原因是1979年蘇聯悍然入侵了一個主權國家——阿富汗,嚴重違背了國際法的基本準則。在這屆奧運會的閉幕式上,吉祥物米沙流下的眼淚成為奧運會歷史上悲傷的一幕。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抵制力量所堅持的是主權不容侵犯的原則,因為這也是奧運會憲章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奧運會獲得獎牌的最高榮譽是運動員所屬國的國旗在賽場升起,因為國旗是國家主權的象征物。前蘇聯侵略一個主權國家遭到多數國家通過抵制奧運會的形式來維護國際準則,中國為了維護國家主權而同分裂國家的“藏獨”勢力做斗爭同樣是維護國際準則。中國維護自己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和社會穩定不僅是天經地義的公理,而且也是履行對世界人民、國際社會承諾辦好北京奧運會責無旁貸的職責。奧運會尊重每一個國家的主權,奧運會不支持分裂主權國家的行徑,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那么,為什么中國維護國家主權會遭遇某些西方政客、媒體的污蔑和詆毀?甚至引申出抵制北京奧運會的言行?難道國際約法準則也可以如此雙重解釋嗎?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圣火正在五大洲傳遞,正在進入有幸成為火炬傳遞國和那些民眾熱情企盼的社會氛圍之中。火炬的傳遞是全世界的神圣盛事,中國作為承辦國和圣火火種接引國當然要進行絕對安全的護衛,這是世界人民的寄托和奧運會的重托。同時,圣火的安全傳遞也是經歷國的基本責任,這同樣是舉世矚目和奧運會的希冀。在奧運會圣火傳遞中,人們看到了火炬經歷國莊嚴的迎接、點火儀式,看到了這些國家的運動員、民眾熱情洋溢的傳遞場景,看到這些國家的執法人員盡心竭力地保護圣火的安全和制服擾亂分子的行動,看到世人對火炬傳遞受到干擾破壞行徑的憤怒和譴責,也看到廣大海外華人、留學生表達的愛國主義熱忱和維護祖國尊嚴的可貴精神。
在奧運會圣火傳遞的進程中,處處可見海外華人和中國留學生迎送火炬傳遞、維護火炬神圣的感人場景。火炬每到一國,華人和留學生都會自發地沿著傳遞路線為北京奧運會加油祝福,都會自覺地與干擾、破壞火炬傳遞的種種劣行進行抗爭。和平理性地維護奧運會的尊嚴和中國的主權,成為他們的共同心聲和昂揚行動。五星紅旗的招展、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的心聲、海外華人和留學生維護祖國榮譽與尊嚴的行動,前所未有地昭示于世界。這表明,“藏獨”勢力分裂中國的行徑和破壞奧運會的圖謀以及西方某些媒體和政客的偏執,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辦好北京奧運會的信心。奧林匹克運動不容玷污的決心,中國主權不容詆毀的信念,中華民族不容侮辱的尊嚴,已成紅旗漫卷西風之勢。事實證明,“藏獨”勢力制造拉薩等地的暴力事件,西方一些媒體冥頑不化地固執己見,破壞圣火傳遞行徑和抵制北京奧運會的種種雜音,激起的是海內外中國人的萬眾一心。其結果必將在更廣泛的范圍壓縮“藏獨”等分裂勢力、反華勢力的國際空間,也必將使中國人在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中更加珍惜國家認同和民族尊嚴。這恐怕是這些事件的策劃者、制造者、行為者始料不及的。(作者:郝時遠 社科院海外華人研究中心主任)(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