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善意將來一定會有所回報”
——專訪北京奧運火炬接力新聞發言人曲瑩璞

北京奧運新聞中心1月16日在北京奧運新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奧組委領導發布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形象景觀情況,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曲瑩璞介紹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形象景觀情況。新華網張泳攝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5月3日深夜北京奧運圣火結束境外傳遞自澳門抵達三亞時,北京奧組委火炬中心新聞發言人曲瑩璞回望境外21站接力的風風雨雨,感觸良多。他認為:雖然圣火傳遞在倫敦、巴黎和長野等地遭到一些抗議分子的干擾,但這次北京奧運火炬“和諧之旅”一路播撒的友誼的種子遲早會生根發芽。
“早在圣火回到國內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來總體評價我們這次波瀾壯闊的境外傳遞,”他說,“我竭力讓自己的思緒沉定下來,冷靜地思考我們一路發生的一切。境外的21個城市絕大多數是熱烈歡迎圣火的,有些城市的傳遞被人為地破壞了,但那大多不能代表當地群眾對待我們的真實態度。我們滿懷善意去拜訪他們,雖然中間出現了一些誤解,但我確信我們這份真誠的善意遲早會被他們理解,我們的善意將來一定會有所回報。”
曲瑩璞說,他在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學到的“插話”(INTERVENTION)理論,對他分析這次北京奧運火炬境外傳遞很有幫助。
他說:“這個理論主張:你在與別人交流時說的一些話,可能不會馬上產生效果,但那些話會有意無意地在對方意識中形成印記。在將來某個合適的場合,這些話就會在對方腦海中清晰地重現,他們對此會有所反應。”
根據這一理論,曲瑩璞認為,北京奧運圣火在境外撒播的友誼的種子遲早會發芽。他說:“我們沒有任何其他目的,我們到境外傳遞火炬就是為了傳播奧林匹克精神,促進雙方相互了解。我們播下的是友誼的種子,將來只要有水和陽光,這些種子就會發芽。所以,我們要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這次火炬傳遞取得的一些積極效果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他表示,一些西方媒體的片面報道給人們造成一種假象:有些傳遞城市并不歡迎圣火。他說:“其實大多數老百姓是非常歡迎我們的。比如在長野,我覺得代表那個城市真實態度的應該是那些站在屋頂和窗口向我們歡呼致意的居民,而不是那些從別處趕來的抗議分子。這些搗亂分子很多是受雇于某些組織的職業人士,只要有錢賺,他們就會抗議。在巴黎,一個抗議分子甚至搞不明白西藏和西伯利亞的區別。”
他認為,北京奧運圣火在倫敦和巴黎遭受的不禮貌待遇,說明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依然很深。他說:“這應該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一些人對中國的發展壯大抱有恐懼和排斥、打擊的心態。現代科技的發展,讓地球突然變小了,過去那些遙不可及的西方國家突然變成了我們的鄰居。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他們造成影響。如何做好與鄰居的溝通,打消他們的疑慮甚至畏懼,與他們和諧相處,是我們接下來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生活在兩種或多種文化中間的海外華人華僑將是促進我們與西方溝通的催化劑和潤滑劑。這是奧運火炬境外傳遞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奧運圣火境外傳遞的“和諧之旅”的結束,是一個新的“和諧之旅”的開始。曲瑩璞說:“我們需要與西方進行更細致、更廣泛的溝通,這是一個新的‘和諧之旅’。與奧運火炬接力相比,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心血。”
作為一個媒體人,曲瑩璞在經歷北京奧運圣火境外后有一個強烈的感覺:某些西方媒體在報道火炬境外傳遞時,雖然依舊能夠運用“移花接木”的手法,發布一些混淆視聽的片面報道,但他們一手遮天的時代正在終結。
北京奧運火炬境外傳遞結束后,曲瑩璞將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繼續擔任英文報紙《中國日報》的副總編。在過去從事對外報道的20多年中,他清晰地感到在中國與外國受眾之間有一堵墻,從中國發出的聲音傳不到墻的另一邊,普通外國人因而沒有機會真正了解中國。正如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所言:“這堵墻太厚重了!”
這堵墻正是某些西方媒體樹立起來的“輿論鐵幕”。他們利用自己掌握的國際話語權,對中國進行一些片面的報道。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曾在《向世界說明中國》一書中提到:雖然中國的對外溝通在局部和某些重大問題上有所進展,在西方的聲音有所增強,但影響仍然十分有限。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消息來源于占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媒體利用自己占據的國際輿論制高點,支起哈哈鏡,將對中國問題負面報道片面擴大。
在北京奧運圣火境外傳遞沿途,曲瑩璞作為新聞發言人幾乎每天都要碰到西方媒體報道片面這個問題。他說:“隨便舉個例子,我們在曼谷的傳遞可以說是非常順利、成功。雖然傳遞途中也遇到了少數‘藏獨’分子的抗議,但那根本沒對傳遞造成干擾。一些國外媒體卻對此一點進行集中報道,而對其他部分幾乎一字不提,給外界造成曼谷火炬傳遞一團糟的印象。結果,當我們到達下一站傳遞城市吉隆坡時,一個來迎接我們的朋友竟然問:‘聽說你們在曼谷遇到了很大麻煩?’事實恰恰相反,曼谷的傳遞是祥和、順利的。”
在舊金山火炬傳遞現場,曲瑩璞看到一位外國人手拿一本裝滿西藏圖片相冊,向人們介紹西藏的真實情況,高聲斥責一些西方媒體對西藏的失實報道。他身旁不時有外國記者走過,卻沒有一個人去采訪他。
但這個沒留姓名的外國人的舉動卻讓曲瑩璞深切地感受到:雖然西方媒體在引導國際輿論方面仍占統治地位,他們建造的那道“隔離墻”開始搖晃。墻壁另一邊的外國人正聽到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聲音。
“我們的地球現在變小了,像我們這次傳遞奧運火炬的環球之旅,放在幾十年前是不可思議的,”他說,“我們都生活在地球村內,我們對鄰居充滿了好奇,鄰居同時也很想了解我們。傳統媒體的報道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這一好奇的需求了。”
“網絡時代的到來,對傳統媒體的地位沖擊很大。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成為消息發布源,每個人甚至都可以成為‘網絡記者’,”曲瑩璞說,“人們現在可以通過網絡等多個渠道來獲得消息。比如,網上出現了一個中國網民創立的反CNN網站,利用鐵一般的證據來駁斥CNN對西藏等中國問題的不實報道。最近,一位意大利歷史學家也在網上發表了一份聲明,強烈譴責西方媒體丑化中國的企圖。西方那些對中國的失實歪曲報道,過去會造成混淆黑白的效果。而在網絡時代,他們的類似報道會遇到知道真相者的強烈挑戰,很難像過去那樣瞞天過海了。”
他接著說:“圣火在倫敦、巴黎等地接受的‘待遇’讓廣大華人華僑感到非常憤慨,他們通過網絡對外表達了他們的強烈感情。這讓外國朋友也知道在西方一些媒體的報道背后原來還大有文章。這些媒體的公信度正在遭受質疑。”
曲瑩璞認為,北京奧運火炬的境外傳遞也是一場新舊媒體勢力的交鋒。這場交鋒仍在繼續,勝利者將是報道真相的一方。西方媒體一手遮天的時代正在終結,這將為更多的普通外國人了解中國打開方便之門。(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