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國日報》8月23日報道:在城市污水問題得到日益關注的情況下,人大農村與農業生產委員會的副主任路明表示人大正在考慮著手解決農村污染治理問題。
路明告訴《中國日報》,農村的環境污染非常嚴峻。當前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主要有農業生產的污染、農村生活的污染、鄉鎮工業與養殖業的點源污染和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四大類。
例如,隨著我國農業集約化、規?;潭鹊牟粩嗵岣?,農業生產過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平均每公頃農田使用化肥量分別是德國、美國的1.6倍和3.3倍,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發達國家低20-30個百分點,流失率很高;
農用化學品的大量使用、施肥結構不合理和施藥不當,化肥和農藥的利用效率低、流失率高,不僅嚴重污染土壤,通過農田徑流加重了水體的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而且還通過受污染農產品的銷售直接威脅到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同時,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規模也迅速擴大,使鄉鎮和農村產生的生活污染物因基礎設施和管理差造成了嚴重的臟、亂、差問題。我國農村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量2.8億多噸,農村年生活污水排放量90多億噸, 僅豬、牛、雞三類畜禽糞便的年排放量就達30億噸左右,有相當一部分糞便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了污染。
目前全國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達到3億多,幾百萬的人口長期應用含有氟等有害物質的水,由于人為污染造成飲用水不安全的人口為9000多萬人。路明表示他將建議在人大正在審議的水污染防治法修改草案中加入有關農村水污染防治的內容。同時他表示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農村污染治理的資金投入。
路明表示目前農村污染治理中體制性問題非常突出。雖然很多部委都表示正在開展農村污染治理項目,但是沒有一個部委在牽頭主管這一領域。他表示贊同北京市治理農村水污染的模式,即由水利部門前頭,環保部門監督。
但是許多地方政府對農村環境治理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路明提到蘇南一些發達地區,人均GDP很高,但是對農村的投入,尤其是農村污染治理領域投入嚴重缺乏。當地村民寧愿捐款100萬修建一個公園,也不愿意集資20萬修公共的環境措施。路明呼吁在政府投入的前提下,調動農民這一主題在農村環境衛生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中國日報》記者 吳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