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三月的北京,陽光明媚。
3月5日,列席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武漢音樂學院院長彭志敏委員,捧著《政府工作報告》對記者說:“報告共40頁,從報告的開始到結束,代表們共有40次鼓掌,平均每一頁就有一次掌聲,每600字就有一次鼓掌。這是一份關心民生、體現民意的報告,掌聲代表了民心。”
過去五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6%,過去五年農村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過去五年用于社會保障支出1.95萬億元,過去五年用于醫療衛生支出6294億元,過去五年用于教育支出2.43萬億元……報告中這些事關民生的內容,令委員們的心里充滿陽光。
“衣食住用行,我們想到的,政府想到了;我們沒想到的,政府也想到了,老百姓享受到了發展的成果!”中國兵器工業系統總體部咨詢審議委員會委員陶化成委員難抑興奮,指著手中多處劃有紅線的《政府工作報告》,他對記者說:“看這里,‘只有堅持一切屬于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歸功于人民,我們的各項事業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說得太好了!看看過去五年的成績,這決非空話。”
司富春委員是河南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副院長,非常了解老百姓在醫療衛生方面得到的實惠。“近五年來,國家建立了疾病預防控制和救治體系,實施了免費免疫預防15種疾病和免費救治重大傳染病患者,改善了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建立了社區醫療服務體系,這些都令人備受鼓舞。”
“教育工作在以往的幾年中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特別是在教育公平方面已取得很大進步。”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委員說,“在中國歷史上,能夠有這么多人接受義務教育,能夠基本消除文盲,特別是能夠有這么多人上大學,高校毛入學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是從未有過的!”
2008年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采取九項措施防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中央財政安排“三農”支出5625億元,在全國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住房供應……談起報告中這些體現民意的政策和措施,委員們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從人民大會堂回來后,我中午都在看總理的報告,感覺今后一年的工作任務當中,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涉及民生。”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郝平委員說,“比如第一個問題,搞好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講到繼續調整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結構,較大幅度地增加‘三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節能減排和廉租住房建設等方面的支出。第二個問題,講到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又講到加強農村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可以說,報告以民生貫穿始終,體現了民意。”
“提高生產力是解決民生的關鍵。在一系列惠農政策惠澤下,農業生產力得到提升,但農業基礎依舊薄弱,需要加強研究、對癥下藥。總理在報告中談到了很多解決農業問題的條款,我細聽了,都很好,我對今后的農業有信心。”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顧問傅銳委員說。
“報告提出的目標——‘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代表了我們的共同心愿,中國的發展確實不能走拼資源的路子。報告提出的10條環保措施,既具體又到位。”海南省副省長林方略委員感慨地說。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龔建明委員也認為:“報告中關于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的闡述,安排得很具體。”
“溫總理的報告,一是‘實在’,講的都是實事,一是‘具體’,說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看到國家治理得這么井井有條,我們對今后充滿信心。”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左東嶺委員說。
這是一個更加關注民生的報告。這是一個更加體現民意的報告。(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