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日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于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如下:
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7年,國民經濟保持了增長較快、結構趨優、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計劃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
━━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提高。全國財政收入5.13萬億元,比上年增收1.25萬億元,增長32.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完成情況明顯好于上年,全年下降3.27%,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9.5%。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分別下降4.66%和3.14%,首次出現近年來的“雙下降”。耕地銳減勢頭得到初步遏制。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增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9210億元,增長16.8%,消費與投資增速的差距縮小2.2個百分點;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4.5個、4.4個和2.5個百分點,消費的貢獻率7年來首次超過投資。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46619億元,增長11.4%。
━━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支農投入大幅增加。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4318億元,比上年增加801億元。其中,中央建設投資用于農村建設的資金646億元,比重達48%。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總產量50150萬噸,實現連續4年增產。棉花和糖料產量均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760萬噸和11110萬噸。全年肉類產量6800萬噸,水產品產量4737萬噸。現代農業建設積極推進。
━━經濟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自主創新能力增強。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順利推進,知識創新三期工程開始啟動,“863”和“973”等國家科技計劃加快實施,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得到加強。工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優質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提高。工業新產品產值增長31.2%。能源、交通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長足發展。原煤產量25.4億噸,增長6.9%。新增發電裝機1億千瓦以上,年發電量增長14.4%。成品油產量增長7.5%,增幅比上年加快3.1個百分點。交通運輸條件繼續改善,重點物資運輸得到較好保障。服務業發展加快,實現增加值96328億元。區域協調發展態勢良好。中央建設投資全年用于西部大開發的投入556億元,比上年增加41億元,對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西部地區新開工了10項重點工程。東部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步伐加快,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集聚和帶動能力穩步增強。
━━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扎實推進。能源資源節約成效進一步顯現。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進展順利,中央安排了近700個項目,可形成225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全面展開,節能2000多萬噸標準煤。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啟動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取得新進展。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重點防護林體系以及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建設等重點工程繼續實施。2003年以來,全國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總面積3191萬公頃,退牧還草3460萬公頃。
━━改革開放積極推進。國家對改革的總體指導、統籌協調、綜合配套和督促檢查力度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繼續深化。行政審批項目繼續減少。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穩步推進。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配套措施不斷完善。
開放型經濟水平繼續提高。全年進出口總額217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5%。進出口商品結構繼續改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增長27.6%和23.6%,“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增長過快勢頭得到初步抑制。
━━改善民生和促進和諧工作成效明顯。優先發展教育取得積極進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并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惠及近1.5億名農村中小學生。全國“兩基”人口覆蓋率超過99%。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3%。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全國98%地級以上城市、93%市轄區和一半以上的縣級市,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人口自然增長率5.17‰。文化、旅游、體育等事業發展加快。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實際增長9.5%和12.2%。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汽車、旅游、通信、健身等消費熱點持續升溫,廉租房和限價商品住房建設加快。城鎮新增就業120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已有7.3億人,已擴大到全國86%的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
200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經濟增長質量進一步提高。經濟結構繼續改善,第三產業發展加快,高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的降幅比上年更大;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穩步增加。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城鄉居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其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并提高財政補助水平。農村貧困人口減少200萬人以上。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教育全面實施。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價格漲幅得到合理控制。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
━━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貿易順差增長過快的勢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對外投資穩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