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拉里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8年前,她幾乎是世界上最屈辱的女人,因為她的總統丈夫與另一個女人的偷情細節被公諸于世,被全世界幾十億人津津樂道。那一刻,她選擇了隱忍,選擇了繼續為丈夫而戰。
8年后,她成為美國最光芒四射的女人,向權力之巔發起最后的沖擊。“我來了,我要贏!”2007年1月20日,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宣布競逐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
“愛她或者恨她,沒有中間路線。”一位美國政治分析家曾經這樣評論美國人對希拉里的態度。在美國,從來沒有這樣一個女人,激起如此的崇敬或憎惡;在美國,也從來沒有這樣一個女人,在權力中心能夠如此收放自如,距離總統寶座能夠如此之近。無論愛或者恨,沒有人敢小視希拉里,這個為政治而生的女人。
希拉里從來沒有掩飾過她對政治的興趣
“我從小對政治感興趣,也喜歡和朋友切磋辯論技巧。我會逼著可憐的里基天天和我就世界和平、棒球比賽或任何主題展開論辯。我成功當選學生會代表,并當上副班長。我是‘青年共和黨’的活躍分子,后來成了一個戈爾德沃特派女孩。”在自傳《親歷歷史》中,希拉里坦陳她的政治家素養是如何自覺訓練出來的。
生長于一個美國中部的中產階段家庭,在父母的教導下,希拉里一直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優秀學生。“我父母是這(二戰)一代人的典型,他們相信美國的無窮可能性……他們相信辛勤工作,不問回報;相信自力更生而非自我放縱。”希拉里這樣回憶她的父母。在宣布參選總統的演說中,希拉里首先談到的便是這樣一種“中產階級理想”的失落,從中可看出她的信念以及她父母對她的影響。希拉里認為,小布什政府執政以來,美國發生了方向性錯誤,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陷入停滯,國家沒有為他們提供建造更好生活的機會。“過去,我父母的榜樣告訴我們,如果你為這個國家服務,你的國家將為你服務。但今天,人們沒有感受到這一點……我們需要一個新的經濟戰略來重建美國中產階級,給予那些已經盡力、正期待政府再次站到他們身邊的人們以希望。我今天想做的正是復興美國的承諾。”
就希拉里的個人經歷而言,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她成功地踏上上升的階梯,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美國夢”。希拉里首先進入美國著名女校威爾斯利學院學習,并成為第一名在畢業典禮上發言的學生。在論及她所身處的躁動的60年代時,她說道:“現在的挑戰是如何使政治成為一門變不可能為可能的藝術。”
1969年,耶魯大學法學院共錄取235名學生,希拉里是其中的27名女生之一。在耶魯,希拉里集中研究法律如何保護孩子與家庭。畢業后,希拉里成為一名律師,并曾擔任國會眾議院“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委員之一,名噪一時。在她的律師生涯中,希拉里兩次名列美國百名最有影響力的律師。
盡管成功常伴隨左右,但身為女人,希拉里從小就感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障礙。在自傳中,希拉里回憶自己小時候對宇宙探索很著迷,曾寫信給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報名參加宇航員訓練計劃。“我收到的回信告訴我該計劃不接受女性報名。這是我第一次碰到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有決心也沖不破的障礙,我感到忿忿難平……這次公然的被拒絕傷害了我,因此日后看到誰受歧視,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歧視,我都能感同身受。”
的確,對有著卓越政治才能的希拉里來說,沖擊權力巔峰最大的障礙或許正是她的女性身份。